第五章 两小无嫌猜(2 / 2)

加入书签

应瑒一次次保护于诗言的行为,让同学们开始取笑他们是一对。开始,于诗言和应瑒都会认真地向同学解释,“不是的,我们只是同学。”奈何,同学们听到他俩的话永远都是一副很了解的表情,用暧昧的语气说:“懂了,懂了,你和于诗言只是好同学的关系。”故意把“好”字的语音加重。

周舟也一脸八卦的问于诗言,“那个不是真得吧?”

于诗言盯着周舟的眼睛说:“你也信?”

“唉,谁会无缘无故的总帮同一个人。别告诉我说,应瑒武侠片看多了,心中有侠义情结。”周舟带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周舟用胳膊碰碰于诗言,说:“真得,应瑒挺好的。对你真挺好的。他私下对我说,你没妈可怜,也没什么朋友,让我对你好点呢。”听了周舟的话,于诗言低头不语。

失母又缺爱的于诗言,会把别人对她的一点点好都珍重地放在心里。何况,一次次把她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的应瑒。自卑的于诗言没有勇气。她害怕,一切不是她想的那样,应瑒只是觉得她可怜。不说,她和应瑒还能正常的说话,聊天。

应瑒跟于诗言的邻居郭一凡是关系极好的朋友,两个人每天黏在一起。

这天放学后,应瑒到郭一凡家里玩耍。平常,放学后安静待在家里写作业的于诗言,怎么也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耳边始终是应瑒和郭一凡嬉笑打闹的声音。

她实在按捺不住,破天荒的出门,站在家门口,看俩男孩玩。应瑒手里拿着一块烤红薯,吃着笑着说:“郭一凡,阿姨烤的红薯真好吃。”

那段时间,于诗言正在读《红楼梦》。在她的心里,应瑒就是锦衣玉食的小少爷,就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于诗言很惊奇,应瑒这样的人怎么会吃烤红薯这种食物?时至今日,于诗言都清晰的记得应瑒吃着烤红薯的笑脸。应瑒表现出的那份满足,好象吃着世上最美味、最珍贵的食物。

时光飞逝如电。转眼,于诗言小学毕业了。真幸运,初中开学,于诗言、周舟、应瑒又分到同一个班级。

于诗言曾经设想过,如果初一上学不跟应瑒在一个班,她就让父亲给她转班。她知道,父亲最疼她。

于诗琛因为淘气,总挨于父的揍。她的脾气执拗,倔劲上来了,于父怎么劝都不会听。就算父亲被她的倔脾气气得浑身发抖,也不舍得动她一指头。

初中三年,因为没有顽劣少年田宇超,除出每次数学考试带来的紧张和焦虑外,于诗言的初中生活还算惬意。

每个周末和寒、暑假,于诗言、周舟、应瑒、郭一凡四人总是结伴玩耍。应瑒知道于诗言喜欢读书,隔三差五的会拿给于诗言一本书,或散文或小说。

于诗言最喜欢读《红楼梦》。拿一个本子,端正认真的抄满了书中的诗词,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背诵。周舟说:“你不要再读古诗词了,你看你的生活多么忧郁和悲伤,诗词也是那个调调。”于诗言笑笑没吭气。

应瑒说:“我见有同学在学校附近的书店里租书看。你、我、郭一凡和周舟,咱们四个人合租武侠小说看吧,租金挺贵的,押金至少要三十元,租一天两元钱呢。”

于诗言说:“好。”

自此开启生活新篇章。于诗言一下课就把脑袋埋在武侠小说里当舵鸟,拒绝一切娱乐,除了运动自己的右手食指翻书页,没有其它爱好。一天两元钱呢,真真切切的一寸光阴一寸金,不能浪费。

于父早就对于诗言说,高中要把她送到师资力量更好的林市。她曾经用聊天的语气问应瑒,“你高中会在哪个学校读。”

应瑒说:“正常发挥的话,会读新明一中。于诗言,你呢?”

“我可能也会读新明一中吧。”她用不确定的语气说。

“不可能,你是咱班的好学生。”应瑒否定了她的话。

她跟父亲闹了许久的别扭,也恃宠而骄地想让于父同意她读新明市一中。无奈,在孩子的学习这件事情上,于父的态度很坚决。

高中开学后,她百般不情愿的,来林市读了高中。

应瑒和周舟读了新明一中,郭一凡因为成绩不是太好,家人把他送到了一个私立学校的小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