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天顺帝武则宇(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爱你们!)(2 / 2)

加入书签

“轰”的一声炸响。

皇宫西北角的宫墙被炸塌一块,紧接着,黑衣人冲了进来,为首的黑衣人看了一眼祭天台,一挥手,所有人便冲了过去。

“护驾!”闻道院修士们立刻围了上来。

“杀,一个不留。”为首的黑衣人大喝一声,一刀劈了冲上来的守卫。

皇宫外骚乱起的快,散的也快,外面没有进去的黑衣人,被赶来的守军尽数镇杀,不是不想抓活口,而是这些人一看事不可为,纷纷自尽。

而皇宫内的禁军暂时挡住了部分黑衣人,其中有十余人是大修者,根本拦不住,直逼祭天台。

“杀!”闻道院中一位长老说着,周围也冲出去十几名闻道院修者。

双方一阵搏杀,黑衣人竟然还隐隐占据优势。

“陛下,还请和太上皇速速回宫,此地危险,不宜逗留。”钱大监在一旁说道。

“无妨,今日乃朕继任大典,既然有人想给本皇添点彩头,那本皇便看看。”武则宇挥挥手,又示意侍卫,带着太上皇先行回宫。

就在这空隙,黑衣人首领带着两人已经冲上了祭天台,文官们纷纷后退,武将们拿出武器,准备迎敌。

突然空中的金龙消散,一道流光归来,武则宇右手一挥,流光划过冲来的三名黑衣人,为首之人,双臂被斩,而身后两人,直接炸成灰烬。

黑衣人首领顿时遭受重创,跪倒在地。

一道人影闪过,背对着出现在黑衣人首领身后,右手一伸,握住那道流光,流光成剑,隐有龙吟阵阵,在耳畔回响。

等人们看清时,顿露惊色,武则宇负手而立,右手握着真龙宝剑,架在黑衣人首领的后颈上。

“汝修行不易,一身闻道中境修为,何苦自取灭亡,我武氏历任帝王,虽不说如圣人在世,但也治国有方,尔等,此举为何?又受何人指使?”

“吾等......只是来给陛下而已,没想到,陛下修为已臻至大乘。吾王,托我给陛下传句话‘窃国贼,当记,旧燕未亡人’。”黑衣人首领说完,面露讥笑,顿时周身经脉逆行,灵气散溢,有自爆的趋向。

众人大惊,闻道院的长老离此还有有数百步的距离,周围闻道院的修士也全力赶来,然而大修者逆转周天只是片刻时间,根本来不及,也许只有道家的天地纵横这样的神通,才能瞬间而至。

就在众人心急如焚的时候,武则宇右手一转,真龙剑直刺黑衣人首领后心,就听见“噗”的一声,黑衣人首领吐出一口黑色,身上寸寸皮肤裂开,沁出血滴,不多时变成了一个血人,煞是吓人。

“朕还想让你活,你便死不了。想要自爆修为同归于尽,也要看看对手是谁。苍鹰可看不见蝼蚁挥舞的尖牙。”说着,武则宇抽出真龙剑,黑衣人没了支撑,侧身倒在在上,面色痛苦至极,已经不能言语。

“既然送了信,你便替朕回封信。”武则宇一边说着,一边收起真龙剑,转身向回走去。

“朕,天顺帝,武则宇,随时恭候旧朝燕王,大驾光临。”说完,又对闻道院的修士挥了挥手,“放了他们。”

闻道院的修士闻言,立刻抽身至武则宇身旁,余下的黑衣人托起倒在地上首领,便向宫外奔去。

武则宇重新走向祭天台,从手中唤出一块令牌,对观礼台挥了挥,说道:“明日子时,朕在御书房,恭候阁主。”

说罢,转身回宫,朝臣与修者们也纷纷散去。

回家路上,忘仇牵着三秋走着,展言跟在后面巴巴地问道:“公子,新皇刚才拿的那块令牌是什么呀?那个阁主又是谁?”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那应该是传闻中的风雪令。”忘仇答道。

“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是,原来那就是传闻中的风雪令,没想到武氏居然和风雪阁还有关联。”三秋点头道。

“额......那是什么?”展言茫然的问道。

“据天机老人的百闻录记载,武皇朝建立之初,风雪阁同年成立,位于西昆仑众多分支龙脉中的一条分支,千寒山主峰之顶。明面上风雪阁为杀手组织,据说只要价码足够高,当朝皇上都能杀,可看今日情形,应该没这个机会了。”忘仇答道。

“没错,更有坊间传闻,风雪阁曾在当朝太子武则宇降生之时,送上贺帖,皇城上下,无人发现这贺帖是何人在何时放在了御书房内。只听闻前任武皇刚回到御书房,殿门一开,微风拂过,贺帖便落在了桌案之上。要知道,武皇朝以武立国,国主均为闻道以上大修士,武力卓绝,身边更有暗卫时刻守护,等闲的杀手组织别说靠近皇帝,连皇宫都进不去。”三秋补充道。

“而风雪令,是传闻中的风雪阁发放,凡执此令者,便是风雪阁的座上宾,可以寻求风雪阁的庇护,也可请风雪阁无条件执行一次暗杀,风雪令在此间也成了与上品法器一样的宝贝一般。”忘仇再解释道。

“哦,这风雪阁原来如此厉害,那,公子,这风雪阁主想必也是极为厉害的,那这阁主是谁啊?”展言又问道。

“这位风雪阁的阁主,极为神秘,世间人鲜有听闻。而不多的流传中,说他是前朝大元帅,燕牧之。而前朝已经过了六百年,真假已不可知。”忘仇解释道。

“那......”

“诶,赶紧回家吃饭,吃完饭再问,公子我都饿了。”忘仇打断道。

“你怎么就知道欺负小展言。”三秋伸手拧住了忘仇的耳朵,朝府邸走去。

经此一事,太上皇震怒,下令皇城内彻查前朝余孽,九州之内凡有异动,杀无赦。宰辅大人联合白衣卿相和闻道院众多修士,对皇城开始了一场肃清。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