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使臣(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这后面半句话对朱厚炜而言和放屁没什么两样。

因为在朱厚炜看来,这所谓的朝贡,说白了就是那些个小国把大明当成冤大头来着。

这事要怪就怪永乐大帝!

众所周知,朱棣就是靠谋反夺了侄子的皇位,属于典型的得国不正,而篡位夺权本身就是深为儒家所不耻的一种行为。

朱棣要方孝孺替他写登基诏书,就是为了收天下士人之心,最终方孝孺不肯当乱臣贼子,于是恼羞成怒的朱棣直接灭了方孝孺十族,也算是开了历史之先河。

历史上著名的篡位皇帝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做出一些丰功伟绩出来,然后让世人淡忘掉他篡位的本质,只记住他的功绩。

比如曹丕,不过这个不能算,因为曹丕篡汉的本质是因为他爹曹操留给他的政治资本太雄厚,走到他那一步如果不篡汉,一旦思汉势力抬头,没准他或者他的后人会死的比谁都难看。

事实上也确实挺惨,曹家篡了刘家天下,司马家篡了曹家江山,因果报应罢了。

要说历史上最著名的篡位者,那么非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和明永乐朱棣三人莫属。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弑兄杀弟,后又逼迫李渊禅让,似乎谈不上篡位,顶多算个夺嫡,但是朱厚炜觉得应该算,不干掉太子李建成,李世民这辈子都跟皇位绝缘,不逼李渊禅让,李渊或许还能培养一个儿子出来,就是不给李世民机会。

历史存在偶然性也存在比然性,不狠一点,什么变故都不是没有机会出现,就从这两点来算,李世民不算谁算。

李世民很显然也知道自己身上的政治污点,于是他开创了贞观之治,平定了突厥之患,成为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与这份光环比起来,玄武门之变算个啥?

最让人诟病的则是赵匡胤,毕竟是从孤儿寡母的手里夺的江山,吃相实在太难看,赵匡胤也知道自己吃相难看,估计自己逃不过文官笔杆子的羞辱,所以他立下太祖誓碑,告诫后世君王,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原因,都不得杀文人,有违祖训之君王,必遭报应,于是赵构遭了报应……

宋太祖对文人太好了,又结束了绵延百年的诸国乱战,让天下百姓重新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又如此善待读书人,读书人就算不能抹杀他篡位的污点,可美化他一下问题还不算太大。

至于朱棣,虽然是被逼的,可篡夺侄子皇位总是不争的事实,于是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大明国的建立,和那些小国建立朝贡体系,编纂惶惶巨著《永乐大典》,五征漠北,终于掩盖掉了身上不光彩的历史,成了后世的永乐大帝!

自永乐之后,朝贡体系彻底确立,并且成为常例,外邦小国也乐此不疲,因为有好处啊。

朝贡的财物算什么,大明国力强盛,随便一赐就是十倍,换做是你干不干?

不干?你问问旁边倭岛上那群不要脸的是咋干的,人家派遣遣唐使学习汉文化,派遣宋使带大批女子跟大宋借种,一年恨不得派十次遣明使,来从大明的身上揩油……

不要怀疑,矮子国不管前生还是今世都是那么的恬不知耻。

朱厚炜登基之后,朝鲜、安南、占城、倭国等等小国都来朝贡过,不过那个时候朱厚炜事情多到数不清,哪里有心情给小国揩油给自己添堵,于是便让鸿泸寺和礼部按照常例的一半给随便打发了

至于倭国,朱厚炜交代的就一个字。

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