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大军伟力(2 / 2)

加入书签

这就是我诸夏千古以来传承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若这天挡我,我就改天换地,若这山拦路,我便移山填海。</p>

凡艰辛的路,当由勇敢者以坚硬的脚底踏开。</p>

随后韩浩手指芒山西侧的平阴县,说道:“吾舅父为平阴县县令,某拜访舅父时,常率部曲数人泛舟划桨,直抵平阴沿岸。依某之见,既然某能划船抵达平阴,只要大军不惧牺牲,必能征服大河暗流,成功登陆平阴,绕路直取洛阳。”</p>

张瑞盯着地图面色凝重。</p>

这条路,历史上其实有人证明过为之可行。</p>

这个人就是……董卓。</p>

王匡据守孟津,结果董卓自平阴而出,渡过黄河出现在河内大军后方,神兵天降,导致河内军大败。</p>

路过平阴县时,董卓得知县令杜阳为韩浩舅父,便扣留了杜阳,以此为威胁,派使者征召韩浩。结果韩浩不从,袁术听闻后,认为韩浩壮烈,任命其为骑都尉。</p>

听闻韩浩之言,张瑞闭上眼已经能想象到将来可歌可泣的恢弘、震撼场面。</p>

自己一声令下,数百艘巨大的军舰自黄河北岸起航,停泊在大河中间水流平稳处。</p>

随后密密麻麻,难以计数的小舟被从军舰上放下,每艘小舟上载着五六名铁甲士卒。水手奋力划桨,驶向黄河南岸。</p>

一艘艘小舟像离弦的利箭,中流击水,激射向南。</p>

然而命运却在此刻变得截然不同。</p>

幸运的人波澜不惊,战歌豪迈,劈风斩浪,慷慨热血的踏足黄河南岸。</p>

而倒霉的将士,则被黄河暗流席卷,数十上百艘小舟连人带船沉入河底。</p>

一批又一批的将士在战鼓声中前赴后继的踏上小舟,劈风斩浪,奔赴南岸。只为完成鹰扬将军一个简单的决断。</p>

这一刻,张瑞终于知道为什么诸夏历史上的联军往往以惨败收场了。</p>

明明清楚这个决断会使战局变的对己方有利,可还是会想,为什么要我鹰扬大军承受如此惨重的代价为尔等打开局面?</p>

我为何不等酸枣诸侯先攻破成皋,为何不等袁绍、刘虞攻破孟津?</p>

谁都想坐收渔翁之利。</p>

让这数以千计的鹰扬将士白白牺牲在黄河暗流中,我将来如何面对那上千户披麻戴孝的家庭?</p>

连自己都产生这种想法了,可想而知,联军中心思该有多复杂。</p>

于是张瑞深吸了口气,说道:“此计可行,待诸侯到齐,孤将会与诸侯提议此份方略。”</p>

关于如何使诸侯齐心,张瑞已经略有一份草案。</p>

自己苦心积虑的召集义师,可不是为了拿来看的。</p>

如果一切苦难都由鹰扬大军承担,那还要彼辈作甚?</p>

那干脆张瑞独自引军进攻董卓不是更简单,还能独享一切战利品。</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