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诸葛亮对新朝的军事意义(2 / 2)

加入书签

关西的内阁这么能才干斐然吗?不知不觉就平定了一个州?</p>

张瑞惊讶的问道:“也就是说交州、豫章如今都已被朱氏兄弟平定?”</p>

蔡琰摇头,回道:“交州名义已降,但地方割据蛮夷犹在,政令不出城池。而豫章太守朱皓已被中郎将笮融所诈杀。如今豫章太守为朝廷所任命华歆。”</p>

终于出现了一位自己认识的历史人物,号称龙头的华歆,华子鱼,曹魏司空,太尉。</p>

大概理清了脉络,张瑞对诸葛亮问道:“汝并非自徐州而来?”</p>

诸葛亮点头,解释道:“某之前随家父生活于泰山郡,家父在某八岁时病故,某便随叔父生活于豫章。”</p>

</p>

张瑞被气笑,再不相信那些破公众号之言了,摔!都是些什么胡言乱语!</p>

什么曹操在徐州的屠杀给十四岁的诸葛孔明心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心理阴影与刻骨铭心的仇恨。</p>

感情诸葛亮从来就没经历过曹操的屠杀!</p>

事实上诸葛亮的经历还不如陆逊周折,陆逊至少亲身经历了庐江之围。</p>

而诸葛亮虽然是徐州琅琊人,但是其父亲诸葛珪担任泰山郡丞,诸葛亮八岁以前随父亲生活在兖州泰山郡。而其父亲死后,诸葛亮一直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在诸葛玄被袁术表奏为豫章太守后就去了豫章。</p>

曹操的落魄,张瑞还记得。当年所有诸侯都在迅速扩张,张瑞、袁绍、袁术都在扩张版图,唯有曹操连基本盘都丢失殆尽。</p>

这种情况下,诸葛玄早早就去了豫章,诸葛亮哪有机会经历徐州屠杀。</p>

张瑞的困惑得以开解,倒是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问道:“丞相为何会以为某自徐州而来?某似乎并未说过自己是徐州人士?”</p>

张瑞暗吸一口冷气,开挂开习惯了,终究免不了露出马脚。</p>

心神急转间,张瑞笑着说道:“孤今日方才同一群徐州文武交谈许久,汝等口音十分相似。”</p>

这个理由顺利说服了所有人,听起来合情合理。</p>

张瑞便立即转变话题,问道:“汝等在争执何事?”</p>

谈到这里,即便诸葛亮儒雅斯文亦不肯服输,说道:“此乃某根据先贤阵列,改进之八阵图,某以为可练兵用之。”</p>

八阵图啊,这可是如雷贯耳的阵列。</p>

至少在唐代以前八阵图的军事意义还是被高度认可的,诗圣杜甫便曾作诗《八阵图》赞曰:“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p>

唐代之后倒是不八阵图失去了军事意义,而是李靖在《唐太宗李公卫问对》中认真梳理了八阵图的历史脉络,与列阵形式,总结为“大阵包小阵,大营包小营,隅落钩连,曲折相对”,“内圆外方”。</p>

然后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六花阵,归总于《卫公兵法》,一同构成唐代府兵巅峰鼎盛的战斗力。</p>

诸葛亮怕张瑞误以为八阵图是自己书生意气幻想出来的东西,便解释道:“八阵乃汉军常设阵列。大将军窦宪《封燕然山铭》曰,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日,朱旗绛天。”</p>

“若某能尽善八阵图,乃至巅峰,某坚信必能助丞相重演——封狼居胥,勒石燕然!。”</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