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王师骁卫大将军张辽在此(2 / 2)

加入书签

若中军崩溃,己等还是免不了一死!</p>

《三国演义》将战争描述的奇谋诡计无数,但真实的战争,远没有那么多巧间设伏。</p>

《孙子兵法》总结到最后,最精髓的就只有四个字“先胜后战”。</p>

当张辽率军极速抵达袁军中军,看到袁军士卒一片慌乱,仓促间连最基础的方阵都没布置成功,张辽便知道,这一战必将斩获无数。</p>

五千铁骑突袭而来,成功达成了全军以快打慢,局部战场以多打少的战术优势。</p>

张辽身先士卒,大吼道:“二三子,不世勋功,争之顷刻,随某冲击敌阵!”</p>

“万胜!”士卒们雄壮的大吼,五千铁骑在一面面旌旗引导下,迅速展开阵线。</p>

漫长的阵线仿佛浪潮狂涌,无数面旌旗猎猎飞舞,明光重铠甲光曜日,密集的长槊平端如林。</p>

万马奔腾,势如雷霆,侵略如火,其疾如风。</p>

看到这种景象,袁术士卒军心彻底崩溃。</p>

一群每天吃河螺、蒲赢的瘦削兵卒,实在没有勇气抵抗这黑云压城一般的重铠铁骑。</p>

无数人转身便逃,步兵连方阵都没有布置,骤然遭遇铁骑突袭,除了战死,没有任何其他可能。逃跑虽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但至少比站在原地等死多一丝活下去的希望。</p>

步兵不是不知道面对铁骑,列阵坚守才是活下去最好的方法。事实上若是布阵成功,即便是乌合之众也能站在原地,举矛列阵。因为即便前排想退,也穿不过后方密集的阵型。铁骑也冲不开层层叠叠,一排排的严整方阵。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没有列阵成功。不逃必死无疑!</p>

汹涌的铁骑无情踏过,无数逃窜的袁军士卒被长槊洞穿,但更多的士卒被战马无情践踏,碾为碎泥。</p>

张辽亲赴战阵,手刃十余人,壮气激荡,率领铁骑狂飙十余里,一次次击溃试图抵抗的袁军方阵。</p>

</p>

袁术军早已发现这支铁骑规模有限,若能稳住阵线,必能将其困死在重重包围之中。</p>

可是张辽作为沙场宿将,在临阵指挥方面实在超出袁军将领太多。</p>

历史上无论是白狼山之战,还是逍遥津之战,张辽都是率领精锐军队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打得敌阵大崩,死者相枕。</p>

如今张辽率领关西最精锐的骑兵,来如天坠,去如电逝,或乘虚冒乱,或雷霆奋击。袁军将士完全不知道该如何抵御。</p>

似乎各个方向都被铁骑猛攻,但好像每个方向袁军将士交战都处于敌众我寡的劣势局面。</p>

以至于张辽一声怒吼:“王师骁卫大将军张辽在此,叛军受死!”袁军士卒便身心俱颤,胆寒崩溃。</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