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伤出奇招(2 / 2)

加入书签

“京师龙蛇混杂,陛下身边不乏小人之辈,恩师性刚烈,刚则易折,徒儿怕.....”

“要某做那阿谀奉承之辈?哈哈哈,为师这习性,怕是要到马革裹尸那一日才会改了”说完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头可断,志不可移,说的我简直是五体投地。

想他年少之时,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都被拒绝,他的清高,不是我这个当徒弟只言片语能改变的,呵呵,算了,于是我们只喝酒,不谈政事。

话说凉州战事一平,张温也回京复命,车马刚到长安,就遇到了朝廷使者,拜张温为太尉,史书有云“三公在外,始之于温”,这其中张温平叛功劳是有的,但起重要作用的,还是送给皇帝身边那些宦官的金银财宝,相对而言已经是左将军的皇甫嵩只被封了个平北将军,真可谓,不能同日而语。随后两人一起保奏我父亲为武威太守,父亲的奏章一到,又联名附和,为凉州减免赋税一年。凉州民众无不欢欣雀跃,百姓做歌称赞道“凉州战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双马兮复安居。”这是后话,暂表不提。

与老师依依惜别之后,我带着浩浩荡荡的近5万俘虏回到了武威。这5万俘虏,是我用战利品换回来的,为这事,董卓还要谢谢我,即为他节约了粮食,又让他多得了不少钱财,可谓皆大欢喜。

随之而来的粮食的问题成了我噩梦,流民,难民,俘虏,士兵,都要吃饭,朝廷那开不了口了,已经减了一年赋税了,怎么办?

世家先来,愿卖的卖,愿借的借,不卖不借的,行!你有种,你不仁我不义,明天早上肯定有近千个流民围着你家,门都开不了,家人最好别出门,出门肯定被绑架,被窝里啊,水井里啊,死猫死狗那是必不可少的......不想被逼疯,就把粮食卖给我。

然后是商旅,我集he了所有的商旅,叫他们想尽一切办法,给我搞吃的来,鸡牛羊猪,飞禽走兽五谷杂粮只要能吃的我都收。我还免费出军队保护......回头有人卖我一只扬子鳄,我哭....

接着是军队,我给阎行庞德每人五千人马。过了年,给我出长城,我不管你是打马贼也好,羌人也好,乌丸也好,打猎也好,反正除了汉人,你必须在春收前自己养活自己,别想我这拿一颗粮食!没想到这两家伙反而开心的差点亲吻我的脚趾头.....

还不行,缺口还是很大,熬不到明年春收,那能自食其力的难民兄弟们,都回去吧,我给路费,明年我免费借给大家春耕的种子和农具,大家打打鱼,掏掏鸟蛋,再到亲戚朋友那蹭几顿,小弟我实在没辙了.......

留下的难民和俘虏也不能白吃,该蓄水的蓄水,该挖渠的挖渠,该筑路的筑路,该修城的修城。蓄水挖渠为了明年有个好收成,修路为了吸引更多的商旅,筑城为了更好的抵御敌人,我多好~都是为大家着想......

上面那招,我是本着闲着也是闲着的出发点考虑的,没想到,收到了奇效,以后每年农闲,民众都自发组织起来,修的修,挖的挖,这是不是叫歪打正着?

但这毕竟是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粮食,要高产的粮食!凉州缺水,土地比较偏旱,其次,凉州日夜温差较大,不像南方,适合种植水稻,而且是春秋两季,所以凉州的粮食一直是个问题,今后要想以武力争天下,粮食就不只是现在的问题了,我想想我想想,玉米?不现实,现在还是印第安土著的专利,16世纪才通过西方殖民者传到亚洲,还有什么高产的?番薯!对了,记得晋代的嵇含著《南方草木状》,“甘薯,盖薯蓣之类,或曰芋之类.......”哈哈,太好了,晋和现在,也就是相差了百多年......

连夜,我再次召集所有的商旅,画出草图,提供大概的特点,因为我实在不知道番薯现在是个什么样。只希望能找到有用的线索,但很遗憾的,没人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说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悬赏一百金,加上商旅的大肆打听,消息倒是传播的很快.......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