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一桩买卖(2 / 2)

加入书签

“那你可知张燕本不叫张燕?”

“叫诸燕”演义说的,张牛角一死,他为感激张牛角让他做首领,改姓张。不对!现在张牛角还没死,那哪来张燕一说?

“难怪将军年纪轻轻便身居要职,还真不简单啊,知道他真名的,少之又少,而我想说的是,他之所以叫张燕,因为他是我张家之人!”

这便是世家,前有甄家的唐周,现有张家的张燕,早早的准备好后路,管你谁做皇帝,我自屹立不倒!蛇鼠两端!

我提起茶杯,浅饮一口,掩饰着内心的惊讶。

“不知张兄想要在牌匾上题何字?”说实话,张裕的条件已经打动了我,太诱人了。现在我在想,是不是能在牌匾上作点文章。

“我张家不喜欢太张扬,题的字,尽量隐晦一点”

“既如此,这份厚礼,小可收下了,为防他人猜忌,还请张兄明日捐献点军粮物资,毕竟张燕之事,不能摆上台面上来讲”

“呵呵,此事早已备下,就等将军一句话了”

“如此,小可多谢张兄之慷慨”

“过奖过奖,还请将军多多照顾我张家”

“好说,好说”

送走张裕,我心不在焉的回到议事厅。

“孟起,令明他们得手了,斩首三千余,击溃张牛角后军近两万,烧毁辎重粮草数十车,好消息啊”贾诩兴高采烈的向我汇报道。

“太少,太少。”我低头沉思着,心猿意马的说道。

“孟起,你见了哪位贵客?怎么魂都给勾走了?”

“你们把耳朵凑过来,我有个重大秘密要透露”

我将和张裕的对话,原原本本的重复了一遍。

法正贾诩听完都是倒吸一口凉气,这张家,真是骇人听闻。

“孟起,有些话,我不知当讲不当讲”

“孝直,但言无妨”

“这牌匾一送,等于是投入张让怀抱,虽是解了邺城眼前之忧,却断了来日士子投效之心,是否得不偿失?”

我轻轻的点着头,“孝直说的很有道理,文和,你看呢?”

“条件太诱人,我在想你刚才听到战报说的太少,太少,现在我也想说,太少太少.....”

“少卖关子,有屁你就快放”

“有张燕为内应,我们只要把张牛角打疼,他必定分兵,一路攻邺城,一路剿灭飞马骑。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贼军兵力雄厚,只有分兵,我们才有机会分个破之,只要我们集中精锐先破张牛角,留下张燕和我们在邺城演场好戏,然后带着张角去兜圈子,邺城,守住不难了。”

“不错,文和的想法和我差不多,只是送快匾,出于平乱造福黎民的观点出发,我想士子的抵触不会太大,更何况,我们还可以在匾上动动脑经,张家不是喜欢低调吗,我就给他低调个够”

“低调?什么意思?”

“文和别打岔,孟起,是不是有好点子了?”

“嘿嘿,有一个,孝直,这事你亲自去办,匾要雕花檀木的,字要鎏金大字,至于写嘛,就写.......”

次日一大早,我亲自为张家送匾,整个邺城争相告知,为张家挣够了面子。

“坐比站高”,几个苍劲豪迈的大字,表面看,是在恭维张家处事低调,但所作的贡献却是居功至伟,但实际意思,什么动物是坐着比站着高的?

加上几个目光短浅的迂腐书生就着字面一顿马屁乱拍,说的张裕眉开眼笑,出钱出粮,那是一个字---海!<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