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出 宫(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外边的世界虽然海阔天高,但也充满了艰险和困难,将来的路要怎么走,只能由你自己决定了。你的那些兄弟没有一个是善茬,天家的子弟,从小就长在勾心斗角中,你虽然理论上有一定了解,但是现实中,却没有接触过。生活和书上,还是不同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了你瑶姨陪你,我在这也可以放心一些。”

“况且,你自小的生活都是你瑶姨一直在打理。她跟去照顾你,对你的生活我也放心一些。你瑶姨自从我进宫之后就一直在陪伴我,在搬到这个地方之后,更是一直连宫都没有出去过。十六年已经过去了,她现在也该有自己的生活了,不应该为我在耽误下去了。”

“好了,这件事情,我即已经决定,还是有我的考虑。你就不要在争执了。”母亲此时的语气虽然依旧冰冷,但是话中却包含着深深的母爱。

见到母亲极少流露出的母爱,黄琼心里一暖道:“母亲,父皇已经答应儿子,在儿子出宫之后,将您迁往坤仪宫居住,那里紧邻御花园,环境要比这里好的多,很适合您居住。”

“还有,父皇也同意儿子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可以进宫探望母亲。儿子出宫以后,在就藩之前还是会按时回来探望您的,希望母亲保重身体。等儿子将来成亲了,一定带媳妇和孙子前来探望您,以便承欢膝下。”

母亲听到黄琼话,微微的摇了摇头道:“你明天代我谢谢你父亲的好意,这里我住的习惯了,不想在搬了。至于以后的事情,就等以后在说。你去休息吧,在走之前的这几天,好好休息一下,功课就暂时先停下一段时间。”

“儿子还不累。儿子就要出宫了,以后不能长伴母亲身边,这几天儿子想多陪陪母亲。”即使很盼望外边的世界,但是突然一要离开,内心还是不舍。毕竟在这座冷宫中生活了整整十一年,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成为了黄琼生活中的一部分。

至于眼前的这位母亲,黄琼虽然在内心中,还没有将其真正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十一年的相依为命的共同生活,至少也产生了一种浓浓的亲情。

黄琼在后世本身就侍奉父母至孝,这十一年来对后世父母的思念更是刻骨铭心。只是现在他将对父母的思念,转移到眼前这个不幸的女人身上。毕竟这个女人也算是自己的母亲。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死而复生,并来到这个陌生的年代。但是毕竟是自己鸠占鹊巢占了人家儿子的身体。自己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也就该代替那位被自己喧宾夺主的原任主人孝敬他的父母。

而且自己这个母亲的才华也让黄琼佩服不已,甚至现在已经当作自己的偶像般看待。他还从来没有接触过如此多才多艺,聪明绝顶的女人。当然小说中的除外。黄琼可以断定,这个母亲如果放在后世,以她的智商和才能,绝对是女强人一级的,可惜生不逢时。

大齐立国之后,为了防止晚唐时期的风气过于开放引起的所谓社会风气动荡,虽然没有强调女子无才便是德,但也对女人一举一动做出了严格的限制。毕竟每个男人都不希望武则天的事情再次上演。好在这个时代没有象后世那样要求女人缠足。

即便母亲在年轻的时候,云游天下的时候,也要女扮男装。黄琼的母亲能在这个对女人限制极多的年代有这过这段经历,一固然是艺高人胆大,还有一点就是黄琼的外公对这个自幼失估的小女儿疼惜,也不无关系。

母亲听到黄琼的话点点头,道:“也好,你今天就陪我下盘棋吧。我们很长时间没有下棋了,正好我也检查一下你的棋意有没有退步。”黄琼一听到母亲这么说,连忙去取过来棋盘和棋子,陪同母亲下起围棋,直到被前来宣旨的那位高公公给打断。

依旧冷冰冰,全无敬意的母亲在听完圣旨之后,脸上没有半点表情。只是略微点了点头,示意知道了之后,便没有了下文。当然这张圣旨上只是宣布了进封皇九子为河间郡王的事情,对于她移宫的事情并未提及。

而黄琼母亲看起来对这个并没有在意。看着母亲的依旧是一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表情,黄琼在心里长叹一声:“心哀,莫过于心死。父亲和母亲两个人之间的事情,绝对不象母亲对自己说的那样简单。”

“所说的心哀莫过于心死,并不是说母亲是贪恋皇后母仪天下的权利和地位。而是她和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中间肯定发生过什么。只不过,母亲一直是极为理智的人,没有将感情全部投进去而已。心淡了,自然就对什么事情都看开了。”

这次这位高公公虽然依旧没有受到什么热情的欢迎,黄琼的这位母亲依旧一副冷淡如冰。但是黄琼的态度却发生了改变。虽然不能说是恭敬,但是在言语中却给了他足够的尊敬。而那位瑶姨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更是悄悄的塞给了一大锭银子。这位高公公摸着被他拢在袖子中的银子,眼睛笑成一条缝的走了。

接到三天后出宫的圣旨之后,黄琼按照母亲的话,停下了功课,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只是在静静的陪伴着母亲。或是与母亲下下棋、或是在母亲写字和做画的时候,就在一边陪着。

尽管母亲在表面上对黄琼出宫的这件事情表现的若无其事,但是黄琼却知道母亲心中并不象表面上显的那么的平淡。在接到出宫的圣旨的当夜,他在午夜梦醒的时候,发现了母亲坐在自己的床榻之前,即没有唤醒自己,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痴痴的看着自己。

发现一向警觉,现在却处于失神中的母亲,这次却罕见的没有发现自己醒过来,黄琼连忙闭上眼睛,装做熟睡。直到母亲长叹了一口气离开之后,才敢睁开眼睛。摸着床边,被泪水打湿的一小块被褥,黄琼在内心中感叹良久。此刻他才知道自己这个原来并不受欢迎的儿子,在母亲的心中还是有相当的分量的。

时间这东西往往很怪,在你盼望它能快一些的时候,它走的却缓慢无比。等你盼望它走的慢一些的时候,它往往走的又快速无比。三天的时间实在称不上长,尽管黄琼在内心中希望能够再多陪母亲那怕多呆上一天,但是出宫的这一天还是终于来临了。

在黄琼自从来到这个时代十一年之后,第一次见到自己父亲的第三天的上午,那位高公公又一次带着几个人来到冷宫,帮助黄琼收拾东西。

其实黄琼的行李除了书以外,只有简单的几件衣服,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打理的。大部分东西,黄琼的那位瑶姨也早就收拾好了,这些太监故做忙碌,只是想躲避与黄琼母子的对话,提防黄琼母子问他们话而已。

很显然黄琼在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皇帝老子之后,他们的娘俩的事情在宫中已经流传开来。这些太监都知道这个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九皇子、新进的河间郡王的母亲早年曾经将太子母子得罪的相当的狠。

这些太监明显不仅仅知道这些事情,而且更知道那位太子心胸相当的不怎么开阔,属于那种瑕疵必报的人。自己冷淡一些得罪了这位新进郡王不要紧,反正从他的身世来看,他基本上没有当上皇帝的可能。但是要是得罪太子这个一国储君,已经是板上钉丁的下一任皇帝人选的话,那么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要知道太子捏死他们这些小人物就象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自己还是谨慎一点为好。所谓语多言必失。要是自己说错了什么,传到太子那里,自己怎么死的还不知道。鬼知道自己的这些同伴中,有多少太子的眼线。

以前就曾经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郡王在进封亲王之后,在临出宫的时候,这位亲王的母亲只是多问了几句话,中间只有几句话涉及到太子,那个回事的太监当天晚上就被早了一个根本就不算借口的借口,活活的打死。据说还是太子殿下亲自下的令。所以这些太监故意摆出一副忙碌的样子,以图逃避与黄琼母子直接对话。

看着指挥一群太监搬这搬那的高公公,黄琼转过身来对着母亲必恭必敬的叩了三个头,眼中包含着泪水道:“母亲,儿子这就出宫去了。今后不能时常陪伴在您的身边,还望您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看着已经渐渐长大,站起身来已经比自己还要高的多,因为分别在即显得很伤感的儿子,黄琼的母亲即便在心静如铁,也大为感动。只是长年养成的冷漠,让她眼神中的感动只是一闪而过。

母亲亲手搀起跪在地上的黄琼道:“该说的这些天我已经说了,你自己在外边要好自为之,凡事要多想想,三思而后行,多与你瑶姨商量。”

“你心中不要过于牵挂于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父亲不是允许你在就藩之前,每月的初一、十五,进宫来看我吗?我们母子自会在相见,你又何必如此伤感。”

说到这里,将头转向站在黄琼身边的黄琼的那位瑶姨道:“小瑶,琼儿就交给你了。”说完转过身子不在看向黄琼,将目光转向了身后墙上的字画。

黄琼看着母亲的背影,耳边响起了那位一直站在旁边的高公公催促他去谢恩的话,咬咬牙对着不在看自己的母亲道:“母亲,儿子这就出宫去了,母亲保重。”说完站起身来,头也不回的向外走去。

当黄琼走到房外外边止住了脚步,转过身向这个自己住了十一年的小楼做最后告别的时候,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正当黄琼狠下心来要向冷宫外走去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阵良久的叹息声:“琼儿,你要答应娘,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听到母亲的话,黄琼转过身来对着已经关上了门的自己的故居,声音虽然有些止不住的哀伤,但是语气却异常坚定的大声道:“请母亲放心,儿子一定会好好的活下去的。”

(这些天实在有些太忙,每天回到家,连上床的力气都没有了。前天开始,虽然清闲了下来,心中却对前途感觉到了一丝迷茫。心思有些混乱,始终静不下来,脑子乱成了一片,耽误了更新请大家抱歉。因为我个人关系耽误了大家,小蛇在这里真诚的说一句对不起。)<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