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2 / 2)

加入书签

“就算他桂林郡王府富甲天下,但一旦被切断粮源,也无能为力。他总不能拿银子当粮食给他的大军吃吧。没银子养不起大军,但有银子没有粮食,有再多的大军也要溃散了。”

“还有,无论此位郡主指婚那位皇子,都要留在京城,也就是说相当于留在朝廷的一个人质。传桂林郡王将此女视为眼珠子,颇有股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掉了的疼爱。还有他那位世子,至少也要在大婚之前在京城呆上数年。他一子一女都在京城为质,他如何敢造反?”

说道这里,黄琼突然闭了嘴。想起在后世之时在史书之上曾经看过,在清初三番之乱之时,那位平西王爷最疼爱的世子不也在京城为质,也不是一样没有耽误他扯旗造反?更没有因为爱子在人家手中而心存顾忌。史上已经有无数个例子证明,对那些所谓上位者来说最不值钱的就是亲情。反正他们儿女众多,也不见得会在乎少这么一两个的。

“王爷,地瘠民贫的广南西路固然是养活不起大军,但临近广南西路的安南却盛产粮食。只要有足够银子从安南足以买到够养活一支大军的粮食。而如今的桂林郡王府最不缺的便是银子。广南西路原并不靠海,但在开国之初那位桂林郡王调整之后,广南西路如今背靠大海。有了海运的补给,桂林郡王府便可以绕过驻防边军从安南弄到足够的粮食。虽说广南西路并无可以对外通商的港口,但这些控制在桂林郡王府手中的海岸走私些粮食,甚至兵刃什么的还不成什么问题。”

“况且,王爷广南西路诸边军与地方卫军之防御大使、防御使、节度使、都统、指挥使一级的武官虽按定制与内地驻军调换,但下层武官却因为水土的原因极少调换。这些人才是军中精华所在。只要控制住这些人,广南西路的边军与地方卫军还不是轻松的便攥在手中?”

“至于这位郡主与那位世子,王爷,桂林郡王对此位郡主的疼爱您是亲眼所见还是亲耳所闻?皇上没有见过,您也没有见过。他说是眼珠子便是眼珠子,他说不是,便什么都不是。嫡子、嫡女,您知道他们肯定都是吗?而世子?王爷,您相信桂林郡王他这位堂堂的郡王就这么一个儿子吗?王爷道听途说会害死人的。

说到这里,范剑看了看黄琼听完自己这番话之后有些阴晴不定的脸色,有些艰难的咽了咽唾沫之后又道:“王爷,就算这位郡主的确是桂林郡王的眼珠子,但在必要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棋子而已。一样该舍会舍出去的。当然,剑并非说桂林郡王必有谋反之心。但事出反常,必然有妖。”

“王爷,无论皇上此番心思究竟何为,但有一点,您一定要对这位桂林郡王多加提防。剑总感觉这位桂林郡王不是那么简单的。皇上要增开商埠,必然要事先知会桂林郡王府。朝廷无论怎么做,都不可能绕过桂林郡王府。而桂林郡王来京已然一月有余,皇上不会不与其商议。据剑所知在桂林郡王抵京的当天,皇上就在含元殿单独召见了这位桂林郡王,并单独长谈了将近两个时辰。虽然不知道究竟详情如何,但皇上总不该在这两个时辰之中除了与桂林郡王叙旧,什么事情都未谈吧?”

“既然什么都知道,可为什么会如此的平静?还上赶着想要将女儿嫁到皇家,难道真的就为一个体面?这些皇上不信,王爷您自然也不会信。”

“如今的桂林郡王看起来什么都有,财势、地位什么都不缺。人家虽然不过是郡王,但却是丹书铁卷,世袭传承,正儿八经的铁帽子王。这份体面就连皇室诸王都没有过。”

“论财势,不说别的。单单一年朝廷岁入,桂林郡王府上缴的钱粮就足足占了三成。甚至如今的朝廷都要看人家脸色行事。若是桂林郡王府打一喷嚏,这朝廷就要伤风。观天下,还有那家有这个能耐?”

“但王爷话是这么一说,若说桂林郡王府究竟还缺什么,也不是没有。桂林郡王府表面上的确什么都不差,财富、体面、荣耀。但有一点不知道王爷想过没有?”

“你是说权利?而且是那种执掌天下的权利。”听到范剑的反问,黄琼有些不太确定的答道。如今的桂林郡王府的确什么都不缺。若是按照范剑所说他们还有什么是没有的,那么除了那种执掌天下的权利之外,黄琼想不出还有什么是桂林郡王府没有的。那些类似百里侯之类的在上位者眼中的微末小权恐还入不得堂堂桂林郡王府的眼中。

听到黄琼的回答,范剑颔首道:“没错,如今的桂林郡王府缺的正是这执掌天下的权利。”

“王爷是人都有野心,尤其是到了一定位置之人。桂林郡王府自开国至今百余年间,经过数代人苦心经营,积累下巨大的财富。百余年来,我大齐天下的财富至少有三成流进了桂林郡王府。剑不知历代桂林郡王是如何想的,但剑知道一个拥有了这么大一笔不知有多少人眼红的财富的人最怕的是什么?”

“他们最怕的是失去自己的财富。寻常百姓家如此,一般富商、地主家如此,剑的家族也是如此,没有道理桂林郡王也不会如此。王爷,在手中没有与这些财富相对应的权利之时,你的财富再多,将来也不见得会是你的。”

“桂林郡王府的确富甲天下,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否认,也没有人会否认。如今的桂林郡王府就算再低调,但在世人眼中也是高不可攀。想来惦记桂林郡王府财富的人不会在少数。不要说一些皇亲国戚,就是我大齐历代先皇恐怕惦记的人也会不少。”

“剑曾听家祖说过,当年世宗皇帝在修建永昌宫之时,因国库空虚拿不出所需银两,曾几次派人去桂林郡王府打秋风。桂林郡王府先后被迫报效银两高达二百余万两银子。要知道当年修建整个永昌宫不过耗银三百八十余万两,按照这个耗银数额来说,可以说整个永昌宫有大半个是桂林郡王府出的银子。”

“王爷,按照桂林郡王府一年的进项来说,桂林郡王府拿出这些银子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轻而易举。但自愿拿是一回事,被人强迫拿又是一回事请。被逼着出这么大一笔银子,任谁心中都不舒服。”

“王爷当年不仅仅是桂林郡王府,就是我们范家业被迫报效了价值近百万两银子的楠木。永昌宫三大主殿所用楠木都是我们范家无偿报效的。不单单出了价值几十万银子的楠木,我家还搭上了近万两银子的运费。还有贿赂工部验收官员的数万两银子。这些人若是不打点明白,一个不合格,我家的损失就不是数万两银子那么简单了。”

“剑并不是找后账,但家祖在说起当时之情时眼中的那股子无奈却是剑终生难忘。剑的家族不过是一普通商人,都如此,那么桂林郡王府就能甘愿咽下心中这股子恶气?王爷,前车之鉴。当年世宗皇帝能够逼迫桂林郡王府贡献二百万两银子修皇宫,那谁能保证会不会有下一位想将桂林郡王府的所有财富据为己有的皇帝?”

“如今的桂林郡王府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也有表面上的荣耀与地位,但却缺乏与这些财富相等的权势。对于桂林郡王府来说,若是想保住自己的财富不失,不被皇帝夺走,那么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去做皇帝。”

“更何况王爷,当年开国之初的实情,您、我虽然没有见过,但这个江山究竟是谁打下的?是雄起于草莽的太祖、太宗皇帝,还是那位大小数十仗,未尝一败,百战百胜的桂林郡王?这一点我大齐的历代先皇心中清楚,饱读史书的您清楚,作为当年那位战神后裔的历代桂林郡王心中也清楚。”

“王爷,谁也无法保证当年的那位桂林郡王的后人会不会生出当年这座花花江山是我们祖先打下来的,你们黄家人能座上龙庭,坐稳龙庭是我们家先祖拿命换来的。既然你不仁也就怪我们不义的心思?”

“王爷,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剑还是那句话,剑此言并不是说桂林郡王府一定有异心,会谋逆。但剑认为桂林郡王府指婚一事没有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您还是小心为上。”

说到此处,范剑有些诡异的微微一笑道:“不过王爷,这桩婚事依剑所看,不成固然不是什么坏事。但是成了,对王爷来说也并非都是坏事。凡事有一弊必然也就有一利。只不过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就看王爷怎么去做了。”<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