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到底谁无情?(1 / 2)

加入书签

 中原,狭义是指河南省,这是学术界普遍的共识,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常识。()

河南是中华文明,华夏历史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中土”之称。

河南是华夏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除了中国南北朝外,皆认为把中原纳入版图的王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蒙古统治者和满族统治者皆以认为把中原纳入版图的王朝才是中国的正统王朝,而不是只统治蒙古旧地或满族(女真族)旧地,分别建立了统一中国的元朝和清朝。

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阳城-郑州登封、夏邑阳翟-许昌禹州、斟?-洛阳偃师)、商(西亳、南亳、殷都、朝歌)、西周(成周洛邑)、东周、西汉(初期)、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等20多个朝代在河南定都,长达两千多年。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个,分别为夏商郐管郑韩六国故都郑州、殷商故都安阳、十三朝帝都中京洛阳和七朝古都东京开封。

纵观中国历史,为何会如此多的王朝选择将都城定在河南省?

如果要问一般人的话,那么能给出的就是答案就是“凤水”。

中原是中国大陆上的的风水宝地,河岳山川拱戴,河山壮美,百川竞流,秀美三川(黄河,洛水,伊水),生生不息河洛郎。

风水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背依绵延的群山,这山是龙脉,也就是“玄武”;面临开阔的平原,称“明堂”,明堂前还有像屏风一样的“暗山”、“朝山”,这就是“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环绕流过,两侧有重重山脉遮掩拱卫,这两侧的山就是“青龙”、“白虎”。

中原大地完全符合好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描述:洛阳、郑州位于龙尾位置的吉祥地,“左青龙”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别山,泰山如同吉祥地前方的暗山,远方的朝鲜半岛与中原隔海相望,恰好与“朝山”的位置对应起来;在“吉祥地”的身后,龙脉就是中国最大、最宏伟的山脉:秦岭和昆仑山。

而对于这个问题,作为魂者的邵翔以及那轩辕家族,却是有着最根本的解释――“星球守护大阵的阵眼在河南”,而那阵眼也就是传说中的神仙所居之地、魂者的最佳修炼场所――“五岳维境”。

五岳维境,是一个常人无法看到的四维空间,其北至安阳,南至登封,西至洛阳,东至开封,方圆达数百公里,其内灵气浓郁度远超常人。

据《古易经》中所描述,起先的五岳维境只不过是个五行境,即便是凡维者也可以看到,但其成为星球守护大阵阵眼之后,变成了幻境其外、守境居中、五行境在内的“超级维境”,在没有秘法的情况下,也就只有达玄级的魂者可以隐约感应到,而只有在上阶玄维者的保护下,达到凡维境界的魂者方才能安然入内。

正是因为五岳维境的存在,使得很难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王朝之正统”“得中原者得天下”。

凡是以五岳维境所在范围城池为都城的王朝,一般都成为了当时全球最强大的王朝,而在宋朝之后的元、明、清、民国时期,都城转移。

对此,华夏魂者极为不满,纷纷要求华夏统治者将都城迁回中原。可无奈因众天维者离开地球,华夏魂者内部分裂,支持迁都回中原者不免有些个“言微人轻”。

其后,众华夏魂者大怒,以至于华夏大部分正统魂修门派宣布“归隐五岳维境”“再不管红尘俗世”。

因为没有了华夏魂者的支持,宋朝之后的华夏历朝历代,逐渐得开始衰落,以至于发生了近代“外国列强武力打开中国大门”“日本侵华战争”等诸多惨事。

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国家领导人曾经也是想着定都洛阳,可因为考虑了诸多因素而最后选择了北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