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缺乏的市场引起的遐思(1 / 2)

加入书签

 五金市场在市里非常的火爆,毕竟这个年代,那些金属技术工才是最牛的。()而相应的,不要说电脑市场了,连芯片市场,都少到可怜,而且大多数的芯片市场,所销售的都是有关于电视的芯片部件。

实在是……太荒芜了。

说起来,中关村还有两年半才会被批准进入高速建设期,而那时候,全国才会逐渐建立起仿造中关村科技大厦那一类的IT卖场,就是省会级IT集中地,也大多是在明后年。

当然,这所说的是北方市场,南方市场由于对科技类产品的独有嗅觉,早就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在商业天分上,北方始终要差上南方一筹。

这是作为北方人的古平心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当看到小城的各方面软硬件都这么贫乏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建立小城的IT卖场。

这种想法不可抑止的浮现在脑海里,让古平心不由得计算起得失来。

公司的资金充足,此次公司扩建的事情,只是人力和时间上的消耗,会拖累公司的发展速度,可是在古平心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如今的状况才是真正的限制了公司的发展,而当公司的标志性建筑建成的时刻起,就是阳光企业踏上宇宙列车的一刻——从那时起,阳光企业的发展速度,绝对会是世界公司成长速度第一名。

这就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系,奔腾一时代,软件所能考虑的,是怎么才能完成最基本的功能,可是进入了酷睿时代,软件需要考虑的,却是如何能完成大量的奇奇怪怪的功能。前者因为有了硬件的限制而不得不缓慢前进,后者则因为完全无视了硬件的限制而飞速发展。

只要有了硬件基础,软件才会有发展的空间。这是真理。

而在古平心看来,企业的管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了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就有了公司的外在形象,一个租用写字楼的公司和自己盖了一个写字楼的公司,其间的差异,根本不是同日而语的。

而且网luo才是古平心最看重的市场,可是如果使用别人的写字楼,那么网luo的建设就要受到别人的限制,这种限制,到未来将是一件异常严重的硬伤。

古平心对此清清楚楚。

说远了,古平心算计着公司的资金,建立一个硬件市场并不需要重新建设一栋大楼,在市里一个非常好的地点,早就有那么一栋楼在等着古平心,因为业绩不好,这栋楼连年亏损,直到后来有一位眼光独到的南方老板来到小城,将这栋楼改造成了IT硬件集散中心。

后来的发展当然不用再提。

不过既然古平心回来了,这个占了大便宜的事情当然不能轮到别人来做,一个亏损的大楼,能花费自己多少钱?

“喂,是丁磊么?”

“是的,我是,平心,你怎么打电话……对了,你已经买手机了,呵呵,有什么事情么?”

“我想你组织一个考察小组,考察一下位于鑫元宝后面的那栋大楼,如果加以改造的话,改造成一栋全省第一个IT卖场的话,需要……”

“IT卖场?我说平心,你的那个脑袋是什么脑袋?怎么想到的?对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如果建立了这么一个卖场,那么有关计算机硬件的投入,就会因为这个卖场的建立而大幅度减少,而且开阔了公司的盈利点……太棒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钱,已经多到没有地方花了,平心,你提醒了我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