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赵选官(2 / 2)

加入书签

</p>

“既然你们都是天子真正的门生,就要为天子那位座师长脸。这次不必京师考核,直接下到地方任实际职务,磨砺考验。既然大家是天子门生,就要勇于为皇上做事,所以,京官肥缺这次没有,偏僻之地却期许诸位担当。但只要诸位克勤克俭发奋努力,三年后,皇上已经任命郑国公和武阳候以及曹公公为京查,按照政绩考察,然后按照等级调任诸位。”</p>

让人支边,必须给与希望,否则有大部分人是宁死不去的。利益的引诱才能让他们甘心付出吗。</p>

这时候,曹化淳才站出来,笑眯眯的宣布:“这次西北和云贵川因为战乱缺额最多,所以,皇上希望你们这些真正的天子门生为师分忧。先补州府缺额,最后是县令。当然,限期一任三年,而且还是加恩一品,即便是县令,也挂六品级。三年后政绩卓越者调做他地,政绩平平者也调各部磨砺。”</p>

这个决定一出,所有的人都跃跃欲试了。</p>

科举目的是升官,但按照规矩先进翰林院再学习三到六年,要将冷板凳坐穿,上升一级,那简直难比登天。现在好了,只要冒三年风险,大家都六级调出,出来了,就是各部主事,外放的就是一个知州或者是一府的二把手。为了前程理想拼了。</p>

王庆一第一个站出来:“学生请赴云贵任,用我所学,帮助张总督,彻底剿灭奢安之乱的叛匪,还西南太平。”</p>

李守一也站出来道:“请公公转达皇上,学生愿赴西北,和流寇较量一番。”</p>

恩科的贡生全部希望去各地战区赴任,一展胸中所学。</p>

在他们的带动下,正科贡生也纷纷请求到西北西南,做一任各地官员,为皇上分忧,为国家效力。</p>

而制科的工匠也纷纷请求直接进入工部,为国制器,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变成实际的利国器具。</p>

如此效果那是好的不得了。</p>

而后来的洪承畴和张慎言一见这么多宝贝过来,当时欢喜无比,再加上天子门生必须照顾,都给于重要位置安置,并且对他们提出的建议见解那都非常重视,让这些人感觉到做事如鱼得水。</p>

如此一来,为崇祯四年三月的恩科贡生外放减小了抵触。</p>

待遇的提高,荣誉的加强,让一批批年轻新锐充实到了地方,慢慢的给大明换血。等十年之后,赵选官,也就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已经占据了天下,走进了朝堂。当那时候崇祯对赵兴虽然已经不信任,准备剪除他这个尾大不掉的危险时候,他发现,赵兴已经和他平分天下了,他已经被赵兴真真正正的架空了。</p>

是真正的架空,赵兴的改革已经无人能挡了。</p>

不过让他憋屈且欣慰的是,赵兴的所作所为,都是为这个大明,为这个汉人天下的复兴在努力的。</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