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推行新法(2 / 2)

加入书签

李守一已经辞官,也就不再把皇上当做皇上,而是恭敬回答:“启禀恩师。”</p>

就这一句话,就让崇祯非常满意,心里也非常慰贴,看来自己的那三场科考,果然都是自己的贴心人啊。</p>

“恩师,学生曾经管辖的河津,虽然没有土司,但在百姓手中的土地,最多也就是两成。”</p>

崇祯就长叹一声:“若是没有你们这些朕的门生体己人,朕还一直不知道,天下土地兼并到了何种程度呢。”</p>

然后又转向赵兴:“知道了这个状况,王庆一没有如其他老官聊那样,只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根本不敢担当。于是他并没有采取你的手段,而是向朕提出了官绅一起当差纳粮的千古没有的好办法,朕认为可行。”</p>

赵兴当然明白,崇祯指的自己的办法是什么,说实在话,赵兴也觉得自己的办法不可取。那种一刀切斩草除根的释放土地形式,其实对有些地主士绅来说,是不公平的。</p>

豪强士绅积累的家产,虽然有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成分在,但也有自己祖祖辈辈,省吃俭用,合法合理所得。</p>

毕竟,百姓家有大难,措手不及,将自己的土地卖出变现应急,也是大有人在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拿钱购买土地的地主士绅,还是解决了百姓一时之急的。</p>

“朕在仔细的研究了王庆一的变法奏折之后,认为真正稳妥的办法,也是最长久的办法,还是这个办法可行。于是朕就批准了他执行推广。”然后长叹一声:“却没想到,王庆一做法太过操切了,结果遭到了当地士绅和有功名者强烈的反弹。才有了,王爱卿被暗杀的结局,真的是可惜了。”</p>

对崇祯的所谓可惜,赵兴心中充满了腹诽:“你这话里话外说的,王庆一是咎由自取,和你无关。你倒是推个一干二净。但真的和你无关吗?还不是你拿王庆一,做了一个试水的石头,丢出去就不管了。当初一旦你表明你支持他的态度,最多就是让这个变法半途而废,哪里会让他丢了性命?”</p>

但这话只能在心中想,绝对不能说出来,于是反问道:“那么皇上认为,王庆一主持的这个变法,当不当行?”</p>

崇祯点头:“这个变法,开亘古所无有,是真正利国利民的好法,绝对当行。”</p>

得到这句话,最少是表面的这句话,赵兴就站起来请命:“既然万岁认为此法当行,就坚决的执行下去。臣请万岁下一道圣旨,明告天下,在楚雄试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然后由臣去推行。”这是赵兴甘心当枪,但需要崇祯背书。</p>

</p>

崇祯就一愣,又开始犹豫,这是想吃怕烫啊。</p>

李守一一见,立刻站出来请命:“学生请恩师,封赏学生做楚雄知州,试行此法,一旦成功,则向天下推行。”</p>

崇祯皱眉,然后反问了一句:“若是失败呢?”</p>

李守一坚定的回答:“请恩师昭告天下,治学生做事鲁莽操切,没能理解恩师深意,斩学生头以谢天下。”其实李守一这么说,不但为未来改革失败,替崇祯背了黑锅,也同时将赵兴撇清了干系。</p>

崇祯豁然起身,看着这个真正一心为老师着想,连背黑锅都准备好了的门生,真的心生感动,眼圈发红的赞一声:“果然是朕的好学生,有担当啊。”</p>

“既然如此,朕准许赵爱卿和李爱卿所请,以李爱卿做楚雄知州为主,赵爱卿为协助,试行新法。”</p>

他的意思也很明显,李守一可以当替罪羊。但赵兴也得罪了天下官绅,就成了一个真正的孤臣,但为此他还不能就死,得好好的给自己做几年事呢。</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