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卢象升之托(2 / 2)

加入书签

卢象升点点头:“而对其他的各股流寇,就要采取分化瓦解,能招安的就招安。然后将那些招安后的百姓,交给孙传廷大人安置。你就继续专心你的军事。”</p>

“孙传廷大人在西北推行的,将无主的土地收归国有,进而承包出去的制度,真的是太好了,这一点我将一定照办。”</p>

然后给赵兴施礼:“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兴候帮衬。”</p>

赵兴就一笑:“我还有什么地方能帮助你的呢?”</p>

卢象升就郑重的道:“下官这次接受的任务,战线过长。而西北是战略中的中心,下官刚刚接手,会将重点放在西北。而宣大山西一线的军务,就有一些鞭长莫及。因此上,下官还想劳烦侯爷,在我去西北整顿西北军务,熟悉西北情况的这一段时间,帮我巡查一下山西以及宣大地方的军务,下官拜托了。”</p>

他这么一说,赵兴就笑了。</p>

在上一次京畿大战的时候,自己原先在国公府结拜的那10个兄弟,后来都因为军功而被提拔到了重要的岗位,安置在了沿长城一线重要的军镇,做了总兵等重要的职务。</p>

有着巨大的军功,再有出身国公嫡系的底子,更主要的是这个二皇帝赵兴的结拜兄弟做背景。可以这么说,他们是一群骄兵悍将。</p>

平常的人,根本就使唤不动他们。而这个卢象升现在才36岁,年轻的也算可以了。这就是赵兴和皇上,生生的提着他的脖领子,一路薅上来的。如果按照这个年代老年政治的习惯,他要想做到这个位置,恐怕还等些时候。</p>

当然后来卢象升在历史上升迁的那么快,也是有当时崇祯皇帝手下,的确没人可用有直接的关系。</p>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是从历史上还是现在,卢象升是有真正能力的。</p>

所以史书上才有一句评价,卢象升的战死,就绝了大明最后的一丝希望之说。</p>

那么他这一次请求自己,很明显,就是让自己替他先到这些兄弟们的地方去,为他镇一镇场子,让自己先去给他打开局面。</p>

聪明人办事就是聪明。他算是找对了人选。</p>

不过他这样的请求,是不是也有背后崇祯皇帝的提醒呢?</p>

这事儿保不定。因为现在崇祯,看到赵兴蹲在北京城里,老是在自己的眼前晃悠,他的心就着急。</p>

外面那么多的要事是需要你去办,你怎么能老蹲在我的眼前呢?</p>

赵兴爽朗的答应了卢象升:“好吧,既然卢大人有所请,那我还说什么呢?当初皇上让我跟着你去西北一趟,我还担心卢大人会对我有些猜忌呢。既然这样,我就先替你跑一趟,然后等到杨嗣昌回京之后,我在和他解释这次安排的原因。”</p>

和杨嗣昌好好的谈谈,这非常有必要。这一次虽然在职务上是平调,而且让他入了阁,可谓是高升重用,但他还是怕杨嗣昌心中对自己产生隔膜。</p>

卢象升就感激的冲他拱了拱手:“那就拜托侯爷了。”</p>

“你什么时候走?”</p>

“明天一早。”然后忧心忡忡的道:“西北的状况的确十分紧张,下官不敢耽搁,怕耽误了皇事。”</p>

赵兴就站起来:“那我就不耽搁大人了,我也准备一下,明天你出西门,我出北门。”</p>

卢象升点头:“好。”</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