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庭出手(2 / 2)

加入书签

玉皇这话说的十分漂亮,乃是慷他人之慨。他的嫡系不是在人间轮回,就是在两次伐秦中伤亡惨重,自然不用担心勾陈大帝征召天庭势力,会削弱他的势力。

勾陈大帝在天庭挑选出百万天兵天将,又从玉皇的嫡系中挑选了百员金仙大将,几乎可以说是将玉皇麾下的中上层强者挑选一空。这让玉皇有些恼羞成怒,十分膈应,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君无戏言。

勾陈再次对玉皇拱了拱手,平淡道:“大秦毕竟是人道神庭,吾等要覆灭大秦,那么火云洞的三皇五帝却不能不防。若是他们出手,此番伐秦必然变数重重,难尽全功!”

玉皇闻言不由笑道:“皇弟放心,对于三皇五帝,朕早有打算。青华、南极和紫薇三位皇弟会拖住三皇,九天雷祖大帝,六天洞渊大帝等人会堵住五帝,不会给他们增援大秦的机会。”

此时,火云洞之中,伏羲、神农、轩辕三人也正在议论大秦之事。这三位圣皇对于嬴政的感观,可以说是一言难尽。他们承认嬴政是一位天才,为人道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可他们没想到,嬴政竟然骄傲至此,为了区区一个使者,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举兵伐天,这实在是太急躁了。若是一个不慎,不仅大秦神庭要毁于一旦,就连人道也要遭遇难以想象的重创。

而不论是三皇五帝还是人族诸贤,他们的道果均寄托在人道之上。若是人道彻底衰弱,对他们这些人而言,可不是什么好事!轻则道行大损,重则修为难以寸进。

三皇五帝以及众位人族圣贤议论一阵后,伏羲面色肃然,扫视一眼大殿内的诸位人族强者,眉头紧皱的问道:“你们对大秦伐天之事怎么看?”

大秦伐天之事,着实干系太大,涉及到天道和人道的争锋。哪怕伏羲贵为天皇,是人族的智囊,真正的掌权者之一,也不得不与众位人族大能商议。

伏羲此言一落,先前对嬴政怨言颇多的轩辕,却是第一个支持道:“嬴政此举不错,天庭禁绝大秦的周天星力,人仙武道之路断绝,长久以往,大秦怕是不战自溃,还不如趁机一博。赢了就是朗朗乾坤,输了也不可能更糟糕!”

“如此人道气数勃发,方才有大秦神庭诞生。文臣如云,武将如雨,实力已经相当不弱,又有九州结界的地利存在,即有可能抵挡住天庭的攻伐,真正的站稳脚跟,将南赡部洲化为我人族之地。”

“此乃吾人族万古不遇之良机!若是错过这次机会,恐怕便永远没有第二次了!毕竟不是每个帝王都能如嬴政那般天资纵横,拥有大无畏之心。”

轩辕直接神情坚毅的表明了自家的立场。轩辕一生征战,战力冠绝三皇,同样也是三皇中杀气最盛的一位。嬴政伐天的举动,做到了他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因此他对嬴政甚为佩服。

待轩辕说完之后,神农却是忍不住微微摇头道:“天庭本就针对大秦,此次之后必然更加防备。上次征伐大秦时,便有紫薇等人堵门,这次相必也不例外,我等即使想帮忙也无能为力。我等不能因为大秦,而将人族的底蕴全部搭进去。”

神农此言倒是没有出乎众人预料,毕竟这位地皇陛下的态度,一向是以老成持重为主。在三皇开口之后,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五位,也各自都说出了他们的看法。

随后一干人族圣贤也都纷纷出言,甚至连刚入火云洞不久的人道诸子,也都畅所欲言。显然众人的看法都各不相同,无论是神农看法、还是轩辕的意见,都有一批人在支持。

在伏羲与轩辕、神农三人皱眉不语之时,只见先前位于角落处的姬昌忽然走了出来。见此情形,原来尚且在争论不休的诸位人族圣贤,顿时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

只见众人俱是神情复杂的看着姬昌,显然都是明白当初的变故的。其实姬昌可以说是被儿子坑得死死的!

本来以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衍生出六十四卦,成就后天八卦之道的功德,便足以让他在火云洞诸圣贤之中位列前茅。

但是还没等姬昌得意多久,姬发那逆子便在人间弄出了天子之位来。硬生生使得曾经与天地平起平坐的人族共主,从人皇之位上生生跌落了一个辈分。

当初火云洞之中的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诸位圣贤,都恨不得将姬发这不肖子孙碎尸万段、挫骨扬灰!可惜那是姬发受人族气运庇护,使得众人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出手。

不过姬昌可就惨了,毕竟姬发是他教出来的,便是明知众人是迁怒,他也只能默默承受。直到那个心心念念想要到火云洞享福的逆子寿终正寝,并且得偿所愿的来到火云洞……

被诸位人皇审判之后,姬昌的处境方才略略好了有些。但是即便如此,因为多年以来的习惯,姬昌还是极少在火云洞之中开口。

此刻见他一反常态的站了出来,众人一时间都不由有些好奇起来。

只见姬昌面色严肃的朝诸位人皇一礼后,便神情坚定开口道:“我等应当出兵相助大秦,更当趁此机会倾巢而出,为我人族一举定下天地主角尊位!”

听得他如此激进的言辞,便是先前主战的轩辕,都忍不住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伏羲在听见姬昌这么一说时,倒是忍不住眼前一亮,于是便微微颔首道:“姬昌,你且细细说说!”

见天皇这般神态,姬昌心中顿时一松。而后只见他眼神犀利的朝四周人族强者问道:“诸位以为,我人族还能再出现大秦这般的庞然大物?若是这次大秦覆灭,难道天庭还会再给我人族崛起的机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