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再现烧钱大战。(2 / 2)

加入书签

而其他一些共享单车品牌也要通过烧钱来维持自身数据的增长,否则拿什么去跟那些投资人讲故事呢?

于是共享单车行业从最开始的首单免费、首日免费,开始变成三日免费,五日免费,到最后直接就开启了七日免费的模式,甚至还有骑单车赢红包的活动,不仅不收费还倒找钱。

一时间,整个行业就像是疯了一样往里砸钱,一方面烧钱做营销,一方面定制车辆、大范围投放,而这么做也的确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许多年轻用户开始倾向于骑车出行,而理由也很高大上,低碳、环保、运动,骑着在共享单车上拍一张美美的自拍照,发到朋友圈,立马就可以获得一大波赞誉,逐渐,共享单车这种出行方式也被贴上时尚的标签。

什么是时尚其实很难定义,不过当你身边很多人都在做的事情,如果你不做,那就有可能会被打上“low落伍”等标签,所以即便是为了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僻,许多年轻用户平时压根不骑共享单车,也会在街边找一辆共享单车拍照,就好像到了旅游景点必须拍照打卡一样。

到了11月中旬,ofo发布公告表示,ofo已经投放了1500万台共享单车进入市场。

有意思的是,ofo的主要供应商富士达在此之前全年产量也不过1000万出头,跟ofo合作之后富士达的产量增加了一倍不止。

网上有不少网友戏称,共享单车并不是共享经济,而是为了救活一个夕阳产业。

要说自行车是夕阳产业其实有些言过其实,毕竟这些年自行车虽然全球销量并不高只有五千多万辆,但是实际上整个市场一直很稳定,并没有出现大幅萎缩的情况。

摩拜方面也毫不示弱,整体共享单车投放量达到1300万台,摩拜也跟富士康、爱玛等厂商合作,大幅度增加共享单车出货量。

而青橘依旧(www.hao8.net)没有什么动作,维持这六百万台的投放数量不变,以至于刚刚创立不久的哈啰都在投放量上都快超过青橘了。

程伟跟方黎不急,但是有人却着急了,武市领导找到他们询问情况,二人这才明白,领导这是为武市自行车厂来拉订单的。

方黎不禁有些哭笑不得,程伟也只能苦笑。

“领导,共享单车这个行业泡沫太大了,这样毫无节制的投入肯定是无法长久的,到时候自行车厂的货款也可能会打水漂,我的建议,自行车厂还是不要贸然增加产能。”

领导从方黎这里得到的答复不禁让他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嘱咐方黎,青橘的订单“尽量”交给武市自行车厂来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得到方黎肯定的答复之后,领导这才满意的离开。

“青橘做得不错,不过你的策略应该很快就会被发现,下一步你准备好怎么做了嘛?”方黎也趁着这个机会跟程伟聊一聊。

程伟点点头:“没有什么好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最终靠的还是地推团队的能力。”

“你有心理准备就好。”

被方黎不幸言中,很快ofo跟摩拜的线下推广团队也发现了青橘的“猫腻”。

ofo的戴维对于青橘使用易支付信用积分免除押金的做法很头疼,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跟进,要么继续放任青橘占便宜。

然而这两个选择对于戴维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跟进就意味着ofo将会失去押金的资金池,甚至会引发用户对押金的挤兑,以ofo当前的现金流,根本无法面对这样的挤兑。

最终戴维决定向阿里求助,并且通过阿里高管的引荐,阿里马接见了戴维。

在戴维汇报了情况之后,阿里马不以为意的摆摆手:“不就是钱嘛,没关系缺多少阿里给你补上,只要你使用蚂蚁信用积分。”

原本这种几个亿的“小生意”是不会惊动阿里马的,然而青橘的创始人是程伟。

对于程伟这个阿里“叛徒”,阿里马早就欲除之而后快,可惜程伟这小子滑得跟泥鳅一样,先是投靠企鹅,后来见事不妙又投靠了天元科技。

虽说方黎只给了程伟一个COO的职位,算是保住了阿里马一丝颜面,不过只要一想到这家伙的背叛就让阿里马很是不爽。

之前程伟一直躲在天元科技,阿里马也拿他没办法,现在这小子居然又跑出来创业,阿里马自然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戴维闻言大喜,拿到阿里的钱之后,立即开始行动,也开始免除ofo的押金,正如他所料,这个活动一经推出,退押金的用户一度把服务器挤爆。

不过好在,免除押金之后用户数量的增长也相当明显。

而另外一边,摩拜也找到了企鹅,麻花腾同样也没有小气,直接给摩拜打了一笔钱,让企鹅的老用户可以免押金骑上摩拜单车。

只是这么一来,其他共享单车品牌可就惨了,跟进吧肯定会失去一大笔流动资金,不跟进吧,市场上最大的三家都不要押金了,他们凭什么收押金?

一些风投机构眼看这个行业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就这么激烈,也开始思考这条路是否真的能够进行下去。

不过更多的资本还是在共享单车用户不断增长中迷失。

而另外一边,ofo、摩拜对青橘的行动已经从线上发展到了线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