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最终之战(上)(2 / 2)

加入书签

董营中尚有擅长望气的能人异士,更何况对面?小伎俩根本使不了。</p>

因而杜克提议直接正面邀战,兵对兵,将对将,不需要任何掩饰,成王败寇,一切凭实力说话。</p>

两个计策。</p>

前一个很难实现,后一个光明正大。</p>

而在座的八路诸侯并非充数之辈,均携精兵良将来此,自然有十成信心,当即同意杜克的提议。</p>

简单、直接、高效。</p>

“如此,该派何人前去关下搦战?”济北相鲍信想夺得头功,当即出列请战:“吾弟鲍忠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为盟主斩将、刈旗。”</p>

话落,一手持点钢枪的小将迈步而出,面容与鲍信颇为相似,必是兄弟无疑。</p>

杜克眉头微蹙,本来因盟友云集、军威炽盛而恢复正常的脸色再度垮塌下来,像是吃了苍蝇一样,心道:晦气,怎么遇到这家伙了。</p>

原著中,鲍忠领着三千马步军与华雄交战,一个照面就被斩杀,没有任何抵抗的空间——</p>

手起刀落,人头落地。</p>

一念至此,杜克瞥向站在身旁的华雄,此刻,华雄也在打量鲍忠,如同在看跳梁小丑一般。</p>

</p>

“济北相拳拳之心,本侯已经知晓。”董卓面上带笑,而后话锋一转:“但此乃吾等首战,不容有失,还是另择一人吧。”</p>

其实,董卓一眼就看出鲍忠是何成色,怕是连昨夜战死的胡轸都不如,前去搦战,跟送死无异。</p>

济北相之弟?</p>

死就死了,技不如人被干掉也没什么好说的,但对士气的打击却无法弥补,要知道,昨夜他已经连败两场了。</p>

这时,华雄昂首出列,沉声说道:“主公,末将请战!”</p>

身为西凉军中数得着的大将,华雄十分清楚,此战关系重大,绝不能有半点闪失,而他有底气说一句:首战用我,用我必胜!</p>

见状,董卓心中大安,生怕其他诸侯都像鲍信一样不知深浅,当即说道:“允!”</p>

“华雄为我西凉猛将,亲历战阵百余,战必胜,攻必取,首战派其出战,定能立下奇功。”</p>

言语中透着不容拒绝。</p>

不过,董卓最后还是补了一句:“诸位可有异议?”</p>

盟约已立,哪怕盟友势力再小,也不能将其无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平等的。</p>

鲍忠见有人出来抢夺头功,心中难免不岔,偏眸瞥了一眼华雄……</p>

视线交汇。</p>

鲍忠瞬间认怂,赶忙将头埋下去,华雄身高九尺,体型魁梧,光看外表,就知道自己根本惹不起。</p>

不仅是鲍忠,账内诸侯纷纷叹服。</p>

广陵太守张超身高八尺有余,世人赞其威仪出众,但跟华雄一比,自叹弗如:“久闻君侯麾下猛将如云,而今一看,所言非虚,华雄将军仪表堂堂,定是纵横天下的猛将。”</p>

董卓自矜道:“可为先锋?”</p>

“可!”</p>

华雄环顾四下,视线所过之处,各路诸侯皆拱手。</p>

“子健,此战只许胜不许败。”</p>

说到这里,董卓亲自斟了一杯酒,送至华雄身前:“为本侯一雪前耻。”</p>

“诺!”</p>

华雄也不推脱,当即将热酒一饮而尽,出帐提刀,飞马冲出辕门。</p>

不多时,一骑出现在函谷关下,身后未带一兵一卒,来意无需质疑,便是挑战!</p>

虎体狼腰,豹头猿臂。</p>

不是华雄又能是谁?</p>

眼下,这位关西猛将手持一杆大刀,什么话都没说,就这么把刀一立,仰着脸摆出一副“睥睨竖子”的架势。</p>

陆离心道:第一次见到这么嚣张的人,比飞将吕布还要狂傲。</p>

“谁愿接战?”</p>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身为盟主,陆离不能再像昨夜那般轻率出战。</p>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p>

昨夜函谷关只有赵云、张扬坐镇,而今关内将星云集。</p>

果不其然,陆离话音刚落,冀州刺史韩馥便开口道:“吾有上将潘凤,可斩敌将!”</p>

“咳咳……”</p>

潘明掩嘴轻咳,生怕陆离不知道什么,赶忙暗示。</p>

后世有一梗:上将潘凤与零陵上将邢道荣、悍将刘三刀合称三国第一猛将。故坊间流传潘凤、邢道荣、刘三刀,得一人可得天下。可惜天妒英才,潘凤在与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决斗时,不慎失手被华雄斩于马下。</p>

一旁,曹操微微皱眉,以为心腹爱将身体不适,可眼下形式又不好追问,只能暂时作罢。</p>

而陈国相、颍川丞等人亦面容古怪,有人暗自憋笑,有人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p>

潘凤对战华雄,那可是三国名场面,不容错过。</p>

下意识地,众人将视线投向陆离,等待这位代理盟主做出抉择。</p>

其实,陆离很想拒绝韩馥之请,结盟之后的第一战,不容有失。</p>

奈何韩馥态度坚决,将姿态摆低,拱手望着陆离,实在让人为难。</p>

因为不久前推举盟主时,他不争不抢的态度,这让陆离欠下一个人情:</p>

韩馥,袁氏门生,却弃暗投明,毅然来函谷关会盟,匡扶大义,且不争盟主之位,一心配合。</p>

然而,就在这时,跪坐在桌案旁的潘凤站直身子,竟与华雄一般,足有九尺高,且身材更加魁梧,只见他朗声道:“盟主,末将愿往!”</p>

一身金盔,在阳光下烨烨生辉,而其背后的两柄开山斧,各重千斤,光看卖相,真无愧于河北名将之名。</p>

乌程侯孙坚、白马将军公孙瓒皆暗自点头,觉得潘凤可堪一用。</p>

兄弟……你是想送人头吗?</p>

陆离一阵无语,提醒道:“你可知此战非比寻常,关乎两军士气?”</p>

“如不胜,请斩某头。”</p>

潘凤垂头再拜,语气斩钉截铁。</p>

“好!”</p>

见己方诸侯均对潘凤寄予厚望,陆离便亲自斟了一杯酒,为其送行:“河北上将,刚劲雄健,能得将军襄助,乃汉室之福。”</p>

“愿为盟主斩将,拿下首胜!”</p>

见陆离待自己如此亲厚,潘凤心中感动,将杯中热酒一饮而尽,而后将其掷于地上,头也不回就朝关下走去。</p>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看着本家潘凤那宽厚的背影,潘明心中五味杂陈。</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