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塘宁街腊肉杀人事件(2 / 2)

加入书签

如果说素心斋里的人们安安分分,一切循规蹈矩倒也罢了,这顶多是一家不思上进却总能不倒闭的古怪店铺,可恨的是吴家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心安理得的做着奇怪出格的事情,这就让街坊们觉得不愤了。

年近不惑的吴大是整个南市都很出名的财迷兼吝啬鬼,每天天刚亮就起身,满城乱晃,从不看店,就是希望捡到别人掉下来的铜钱,每天都要走到日暮西山才回家。吴大每天在哪里吃午饭,这几乎已经是塘宁街上的一大不解之谜。与吴大的勤奋不同,吴二郎问景则成天无所事事,每日不出大门,脸色苍白,无时不刻不哭丧着脸,“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有经验的男街坊们这样用这样一句话概括了这个青年,女街坊们却十分喜欢这个帅气的病鬼,他偶尔看店的日子,就是塘宁街女子倾巢而出齐聚素心斋的日子,这几日的收入,估计就是支撑素心斋不倒闭的秘密所在。至于吴大的养子十岁的唯贤和养女八岁的维珍基本不跟吴家之外的人说话,每天就蹲在素心斋里看老银匠把几年卖不出去的簪子熔了,又打成那款几年卖不出去的镯子的样子。吴家的老仆妇陈妈,看上去是他们家唯一正常的人,不过她经常下午提着篮子上街,热闹地与人说了半天闲话,傍晚回到家的时候篮子还是空的,所以吴家人都练就了每天只吃一顿的功夫。

就在塘宁街甚至南市的街坊都习惯了吴家人的乖张举动的时候,吴大娶亲的消息传来了。

看上去这一辈子的精力都会用来研究抠门技术的吴大居然娶亲了,而且据说是货真价实俏生生的二八娇娘,而且据说还是某个没落国公的旁系子孙,而且据说吴大还花了近乎所有的积蓄从东市买了一个丫头来伺候新娘子,而且……塘宁街上,口口相传的关于吴大和吴大娘子施骊的细节一天天地丰富了起来,终于在拜堂那天达到了**。

谁又能想到**是以一种骇人听闻的方式到来的呢?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吴大最出名的吝啬事迹。前几年左邻的张屠户嫁女儿,送了左邻右舍每家三块肉,吴大制成了腊肉,却总也舍不得吃,吊在房梁上,只在每天吃饭的时候看一眼。结果,就是这几块腊肉,连同那个曾经很新的篮子,在刚要拜天地的时候突然绳断篮坠,啪地一声砸到了新娘的头上,倒霉的新娘当场晕了,不省人事。更倒霉的是吴大,他虽然毫发未伤,却被吓得不善,当场捂着胸口痛苦倒地,就这样一命归了西。喜事变丧事,吴家人却既不悲痛,也不激动,充分显示了这家人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手脚麻利地匆匆将吴大下了葬,结束了他卑微憋屈的一生。多年以后,“吴门坠肉”这个成语,还被景国的百姓由来形容那些作茧自缚、蚀了老本的买卖。

好了,先不要理会那些街坊邻里添油加醋的描述和多年后虚无缥缈的传说吧,就在这个月华融融的晚上,也许当事人并没有意识到,然而塘宁街十号的生活确实在悄然地发生着一点点的改变。多年之后,吴维珍还记得,那夜被一泡尿和饥饿感同时憋醒的她,急冲冲找马桶的时候,在厢房的门口,一眼就看到了那轮似乎一把就能抓住的有点妖气兮兮的大月亮。在如水的月光中,简陋的院子,永远气色不好的二叔,时时阴郁的哥哥,看上去就像仙境里的人物一样英俊而朦胧。只见二叔气定神闲的站在院子中间,手上轻轻地拈着父亲视若珍宝的腊肉。他的手指修长有力,轻轻一送,腊肉像落叶一样飞出去,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不偏不倚,正好落到陈妈的手里。“把这个腊肉炒了下酒。”二叔豪气地撂下这句话,转身便走,那一瞬间,白衣飘飘,如同踩在月亮上一样。更多年以后,“月夜吃腊肉”竟然成了维珍心目中最浪漫高雅的活动,她的这个小爱好,竟引发了一时风潮。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记性同样好的吴唯贤也不会忘记,就在他在某个月光很美的夜晚,得知了有腊肉吃的消息,挽起来袖子准备大吃一场的时候,东厢啪地穿来打碎东西的声音。陈妈心疼地叫道:“新买的茶盏啊。”丫鬟翠儿跑了出来,边跑边喊着:“奶奶醒了,奶奶醒了!”唯贤注意到无论是刚做出了吃肉决定的二叔,还是正准备去炒肉的陈妈,脸上都微微一变。唯贤却不打算计较这些,他一门心思惦记着,这个刚醒过来的奶奶,会把我的那份肉吃掉吗?<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