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农村 192 打井抗旱(2 / 2)

加入书签

唐树贵说:“谢金雨聪明,用一亩地换了口好井。发福现在一定后悔得睡不着觉。”</p>

郑好半信半疑:“这快地方,方圆百十亩,大大小小分布着几十口井,所有的井水量都不是很足,难道唯独那个地方就是风水宝地。”</p>

唐树贵说:“大胡子爷爷对咱龙山水脉了解的最清楚了,他说的话肯定不会错。你就等着瞧吧!”</p>

郑好他们挖的这口枯井,十多天了,还是没有多少水。唐树贵说:“不行就让大胡子爷爷来看看,咱这出工出力,可是没有出成果啊!”</p>

郑好赞同唐树贵说法,这天上午,就把大胡子爷爷找来,请他看看他们正在挖的这口井。询问再向下挖,还有没有戏。</p>

大胡子爷爷抓起桶内的井沙,放在掌心搓了搓,说:“这一直是口枯井,我小时候,旱得厉害时候,也有人向下挖过。不怎么样,水很少,那时候浇地都是用水桶,一天可以浇三分地。”</p>

唐树贵说:“我和郑好刚开始几天向下又打了四五米,水好像比从前多了些。但是这几天水量并没有比前些天增多。如果我们再向下打,还有没有戏?”</p>

大胡子爷爷说:“你们打的这地方没有好的水源,但是再深挖些,向下再打五六米,浇这茬水,应该没有问题,一个月后老天爷要还是不下雨,这口井恐怕就帮不上忙了。”</p>

郑好听后接着问大胡子</p>

爷爷 ,“附近还有没有好的水源。”大胡子爷爷说:“谢金雨打井那地方是龙山最好水源了。”言外之意是其它地方都不行。</p>

大胡子爷爷说完,郑好有些垂头丧气。唐树贵安慰说:“哎,我们得过且过吧。先对付眼下,把这茬水浇了,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以后再说吧!”</p>

井向下打了约有八米。果然如大胡子爷爷所说,打到五六米时候,水量增加了许多,再向下打,出水量并没有什么特殊变化。</p>

唐树贵就提议放弃。郑铁山感觉这口井也就这个储水量了,只得点头同意。</p>

以后唐树贵家先浇地,用的是他自家的汽油机,等一天一夜,井水恰好可以浇完四沟玉米,唐树贵吃、住、睡都在井边。就这样连着浇了三天。</p>

唐树贵浇完后就轮到郑好家。唐树贵的汽油机并不比谢彩霞的好哪里去,又老又破,声音大,经常出毛病,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好在水不是很多,浇个三沟四沟的就没有水了。</p>

唐树贵用这台机子已经有些年月了,被磨出了好脾气,开始只要坏了郑好就去找他修,他也不着急,只要郑好找,无论早晚,他都会及时赶来。</p>

渐渐地郑好也看出了一些门道,一般的毛病他自己也能处理,不用再去麻烦唐树贵了。</p>

这天中午,刚刚浇完最后一沟玉米。对面谢金雨打井地方突然传来了欢呼声。郑铁山说:“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p>

郑好隔河相望。谢金雨地里跑过去不少人。郑好也跑过去观看。</p>

他挤进人群,望到谢金雨浑身湿淋淋的,站在井台上,手里兀自提着一杆铁镐。但表情亢奋。锁子爷爷问:“金雨,这井水真如传说中的的那么多吗?”</p>

谢金雨抹了一把脸上的水,兴奋地说:“那当然,比传说中的还要让人意外,打到十五六米时候,水突然就出来了,是那种一点一滴的出,是一下子就喷出来,像喷泉一样,一股大大的水柱。”</p>

他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要不是孩子他舅拉的快,此刻恐怕已经泡到水里啦。”</p>

柱子不相信,说:“这怎么可能,周围那么多井都没有水,就你的井狂喷水,难道龙王爷住到你井里了。”</p>

谢金雨说:“你还别不相信,当年这可是大地主谢明堂的老井。”柱子说:“我就不相信,这地主老财的井就比咱贫下中农的好。我要试一试。”</p>

柱子把自己的抽水机拉了过来。谢金雨说:“哎哎,你这倒不客气,我这还没有浇呢!”</p>

柱子说:“牛皮吹的呜呜的,既然这么大的水量,就试试呗,给你钱还不行吗?”谢金雨不吱声了,他把自己的水泵也放了进去。</p>

谢金雨新打的井果然水量不凡。两台机子抽了半天,浇了整整六亩地,才把水抽完。这就把龙山所有的井给比了下去,这么旱的天,试问有哪口井可以一口气浇五六亩地。龙山村轰动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