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新春佳节(1 / 2)

加入书签

 腊月二十九,全家总动圆,老爹在书房中挥毫泼墨写大字,一副副红彤彤、喜洋洋的对联由大哥与二哥这两个传递员手中交给常管家,常管家带着小厮们一院一户的开始贴对联,娘亲还继续在厨房里指挥翠娘她们将早已做好的神虫、枣勃勃等祭祀物品归整。

晚上全家人吃了“别岁酒”,焚过“天香”。

腊月三十大清早,街上断断续续传来街头孩子们点放的鞭炮声,全家沐浴更衣,换上簇簇新的大红衣饰,府里的丫头小厮们也是焕然一新,年味十足。

午饭过后,父亲亲自将宗谱高悬正厅之上,祭祀桌靠里摆放着一等祭祀之物,整只整只烤的鲜黄脆嫩的鸡、鸭与带着鱼鳞的整鱼,还有大块的肉与一些鲜果,两边各堆放着五个白白的枣饽饽,最前面是酒杯与香炉、香烛,这些都是为祖先们准备的,象我这种还属于毛头小孩的年纪是被重点看护着不能捣乱的人物。

娘亲则是这几天就没怎么离开过厨房,全府合计几十口子人晚上要吃的荤素饺子都得在申时之前全部包好,把几个厨娘忙的是人仰马翻,娘亲没办法又调了几个丫头过来帮忙,才稍微缓解了厨房的燃眉之急,及时赶好了晚上需要的食物。

娘亲又嘱咐身边的我说道:“过年时候千万别喧哗,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要小心着点”。

申时末尾,全府及街道上忽然鸦雀无声起来,全城瞬间没有任何声音发出,似乎是所有人都达成了一种默契,面对那种所有人家都将门抵全部打开的景象,配合着那种静到连细针落地都可以听到的安静氛围让人很有汗毛倒竖的感觉。这种氛围维持到酉时两刻,天色将暗之时就有别府的小厮来请父亲,父亲带上两位哥哥与一些祭祀之物跟着出了门,我好奇的小声问娘亲到底在做什么?娘亲笑笑说是族里的人要一起去祖坟请祖先回家过年了,就是所谓的接年,来请的人是咱家还没出五福的族家。

差两刻戌时,娘亲就带着我走到大门内的长廊之上,端正站好,大约又过了一刻钟,就见父亲手中高捧祖宗牌位走进府来,娘亲带着我与全府之人跪地磕头,恭声喊道:“后辈子孙恭迎祖先回府过年……”“奴婢恭迎主子回府过年……”。天哪,我被这种玄幻的气氛搞的鸡皮疙瘩狂爆,怎么会有这种风俗?如果不是有门上大红对联与满院高挂的大红灯笼为证,我还会以为我不小心进了“兰若寺”!

戌时到!满城鞭炮声响彻天地间,每家每户都渀佛约定好时间一样,我们家也是所有人聚集到院子中燃放了千头花鞭,娘亲忙着帮我捂着耳朵,燃完花鞭,就看老爹带着哥哥们朝四面八方各磕三头之后,才回花厅正式开始用餐。

兴奋了一天还能吃下什么?早被一天吃下来的小点心给喂的饱饱,是虾米也吃不下了,随便吃了几个饺子几口菜就跟着二哥跑到院子里,和豆蔻、志满、秀蔓、怡卉这些半大孩子一起放起花袍,每放一个大花袍都会把院子中厚厚的赶马草炸的乱飞一起,到最后大哥还和二哥比起看谁将赶马草炸的远些高些。

我们玩的热闹,府里其他人也没闲着,小厮们都聚集到一起小赌上一把,丫头们则聚到一起开开玩笑,玩猜猜谜语,比比头饰花样等。

还有族里人来通报说今天具体过年时间为子时三刻,到时候要朝东南方接财神,西南方接福神,到时候可千万别接错了方位,误了一年的运气。

平时每天入夜之后官衙都是实施禁夜,今天却是例外,子时梆子敲响之后,就隐约传来远处的鞭炮声,看起来已经有人家等不急开始过大年了。老爹掐算时间约莫子时三刻到了,就吩咐厨房起火,又让小厮于大门前挑起大花鞭,亲自点燃,花鞭是从官衙里买来的上等货,没有出现一个哑炮,看的老爹是笑颜眉开,甩开大袖带着一众人等入府开吃年夜饭。

来到正厅之上,早有全府的人在侯着给爹娘请安,每个人都领了个大红包,我也扑到爹娘怀里甜甜的说了两句:“爹,过年好!娘,过年好!”,两句话也为我换回两个特大的红包,偷笑中。大哥与二哥则跪到族谱前磕头喊道:“爹娘,儿子在这给您磕头了,祝爹娘身体安康,万事如意,过年好……”端坐正位的爹娘是美的渀佛比吃了密糖还要甜,慌忙掏出两个大红包发给自家儿子。

打发丫头小厮们都回后院用餐去了,我们也全部入座,老爹起身笑着说道:“又是一年过去了,新年新气象,希望咱家越过越好,希望我家三小儿可以平平安安长大,咱这就用餐吧。”

年夜饭与晚饭有着很大的区别,晚饭是荤素皆有,以荤食为主,清淡为次,而年夜饭则是全部为素,让我疑惑十足,这与前世我吃过的酒店豪华年夜饭完全背道而驰,后来过完年之后问了娘亲才知道,原来我们常家祖先世代书香,以善传家,在某一代当家人出家为僧之后,家族便立下规矩全族中人年夜饭皆食素,以示对这位长辈的尊重,又算是为后人祈福,多年传递之后,这规矩传到现在俨然已经是常家的风俗了。具体是哪位前辈查族谱得知乃是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