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时局(中)(1 / 2)

加入书签

 一个四十多岁的黑须士掀帘而入,笑道:“徐校尉,一别经年,我的声音你也听不出来了?”

“诶呀呀!”徐大远喜出望外地道:“吴先生,你怎地会在这里?”

黑须老者笑而不答,只是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看杨念宗。**看了又看小说网^看了又看小说网**徐大远见状忙介绍道:“吴先生,这位是我新认识的一个兄弟,杨念宗;杨兄弟,这位是吴仲道先生,是当年刘宪将军帐下的谋士。”

杨念宗和吴仲道寒暄了两句后,吴仲道笑道:“这醉香楼常有权贵之士出入,两位老弟在这里高谈阔论,数落蜀王的不是,就不怕隔墙有耳吗?”

两人闻言一惊,徐大远随后笑道:“吴先生莫来唬我,你一向心细如发,想必早以左右查探过了。”

吴仲道正色道:“我这是给你提个醒,你这张嘴呀,当年就差点因此招来无妄之灾,还长不了记性。”

徐大远叹了口气,默然无语。而杨念宗心底却是受到了不小的震动,是啊,这可不是一个可以任意谈论当权者的年代,要是这些话落入了有心人耳里,便随时都可能演变成一场牢狱之灾,甚至是杀身之祸。

吴仲道见两人都有了惊醒之色,便放松语气对杨念宗笑道:“我在隔壁闻听小友之言,见识颇为不凡,不知小友师从何人?”

师从何人?电视、小说、网luo呗!杨念宗心底转了转念后,答道:“晚辈之学都是父母所受,未曾从师。”

“哦!”吴仲道闻言惊异不已地道:“那不知令尊的名讳是……”

杨念宗答道:“先父姓杨名图!”

吴仲道在口念了几道名字后,双目一亮道:“莫非是曾任工部侍郎的武陵侯杨图杨公?”

“正是!”杨念宗毫不犹豫地回答完后,心下却是惴惴,他对这个挂名老爹实在是所知有限,这当口只有靠蒙了。

“难怪、难怪,杨公生前素有博学之名,他的后人又岂会是无能之辈。”叹了口气后,吴仲道接着道:“杨公调任长沙太守后,被楚国权臣排挤污害,连爵位都被剥夺了。小友这些年过得不易吧!”

杨念宗心底松了口气,这下错不了了,当下便叹了口气道:“这些年全靠家母苦撑家计,可她老人家含辛茹苦地把晚辈养大成人后,却连一天清福都未曾享过便离我而去了。”

徐大远见杨念宗面有凄色,便道:“杨兄弟,你学有所成、能能武,日后定能做出一番成就光耀门楣,伯父伯母在泉下当可瞑目了。”

杨念宗点了点头,这时他的心里还真有些凄楚之意,大概是那个少年的思想引起的共鸣吧!

徐大远这时举起酒杯笑道:“那些伤心的事就不说了,今日我已杨兄弟首次聚在一起喝酒,又恰已吴先生重逢,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来,咱们喝酒!”

吴仲道笑道:“慢来,待我去隔壁将酒杯拿来再喝。”

徐大远拍了拍脑袋笑道:“是我糊涂了,先生快去吧!”

吴仲道取来酒杯斟满后,向杨念宗笑道:“无意勾起了杨小友的伤心之事,我先自罚三杯。”

杨念宗笑道:“先生无须在意!”

吴仲道喝了三杯后,三人又举杯对饮了一轮。而后徐大远笑道:“吴先生是几时回蜀的?”

吴仲道压低了一点声音笑道:“我今日才到蜀郡,刚到这醉香楼坐下就听到你徐校尉在大声嚷嚷蜀王昏庸无能,吓得我赶紧左右查看了一下。亏得此时人少,要不就你那大嗓门别人想不听到都不行。”

徐大远讪讪一笑后,接着问道:“先生常年在外游历,可知北方战事有何进展?”

吴仲道叹道:“能有什么进展?隋军战力本就不足,更何况那些军队还有半数是四大王爷派去的嫡系部队。这些部队平时各自为政,每个将领都只想着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以便将来替他们的世子争位,这样的军队能有什么战力可言?要不是突厥大汗这几年都卧病在床,他们的王子大臣也在忙着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大隋的江山恐怕早就岌岌可危了。”

徐大远则着急地大声道:“皇……”想起吴仲道的警告,忙压低了音量道:“皇上就放任他们如此下去吗?”

吴仲道叹道:“自突厥大举兴兵以来,四王都纷纷趁机做大了自己的势力,明抢暗拿地将封地扩大了一倍有余,皇上忙于抵御突厥进犯,对此也是无可奈何。现在四王尾大不掉,皇上又能如何呢?”

杨念宗对这些时事还所知有限,怕一说话就漏了底,只得在一旁做个听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