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画大饼(1 / 2)
关先生和幕僚们见李思明认怂了,这才作罢。这是一帮比较传统的文人,骨头硬得很,有着自己的准则与坚持,哪怕你比他高出N级,他觉得你错了也敢正面怼,绝不退让。李思明对这帮老头素来是相当的头疼,在他们面前都不由自主的拘谨,生怕让他们逮到什么错处然后就是一顿数落。这次他搭乘飞机亲赴前线指挥,马上就踩到了这帮老头的尾巴,在他们看来,你身为全军统帅,亲自跑到前线来本身就不对了,还搭乘那么危险的飞行器跑过来,万一它摔下来了可怎么办?你这个主心骨没了,非天下大乱不可!</p>
这种行为必须狠狠地批判!</p>
不过,李思明既然认怂了,他们也就作罢了。他们骨头虽然硬,但上下尊卑的观念也是相当强的,强项令可以当,但不能一直当,要是不依不饶让上位者下不来台,那反而不妙了。</p>
挨了一通批判,好不容易才平息了这帮老先生的怒火,李思明暗暗松了一口气。进了指挥部,关先生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双手接过,走到沙盘前看着沙盘,问:“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p>
关先生容色一肃,指点着沙盘向他介绍:“清军先头部队在昨天中午便抵达了铜山,与一支民兵小股部队爆发激战,被民兵击退。为了避免出现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下令铜山一带的农场的老弱妇孺立即带着牲畜粮食和财物迁入城中,民兵就地构筑防线,准备死战到底。截止到目前为止,附近三个农场已经全部疏散完毕,周边农场的民兵也迅速集结前来支援,这道防线上已有六个民兵营的兵力,更多的民兵部队正源源不断地赶来。”</p>
李思明问:“不算第一线那六个营的话,现在你手中的民兵有多少人马?”</p>
关先生说:“有两个团。”</p>
换句话来说,从昨天清军先头部队抵达铜山到现在,短短二十四个小时,徐州民兵便已经集结起了十二个营的兵力,这样的动员效率,着实让人瞠目结舌。当然,这跟徐州地区发达的交通系统是分不开的,过去一年时间里,李思明可是往公路建设上砸了无数资源,水泥路柏油路什么的他暂时没有能力去修,但夯土路却是把徐州每一个乡镇都给连接起来了。利用这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公路系统,各农场的民兵可以搭乘马车迅速赶赴指定地点集结,条件比较好的直接骑马,那速度远不是自己带着沉重的装备在坎坷不平的道路上缓缓行进能比的。</p>
李思明却嫌弃兵力太少:“才两个团?没有办法调集更多兵力了吗?”</p>
关先生说:“这两个团也是在傍晚才赶到的,在明天傍晚之前没有办法集结更多兵力了。”想了想,又补充:“当然,如果暂时借调一部份用于北伐的兵力的话……”</p>
李思明直接打破了他的幻想:“用于北伐的兵力你就不要想了,那部分兵力只能加强,绝不能削减!”</p>
徐州地区的兵力并不在少数,早在砀山之战爆发前,第1步兵师、第1骑兵旅以及民兵第7、第8、第9团,便已经在徐州集结,随时准备北上。这些都是精锐部队,借调一两个团过来就足以在几天之内粉碎江防军的进攻。关先生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他认为这么多部队一时半刻是无法全部北上的,不如先抽调一两个团投入到与江防军的战斗中去,收拾完江防军再继续北上也不迟。但李思明直接拒绝,他一旦制订了作战计划就不会轻易改变了,而徐州的形势还远没有到他要改变原来的计划,将北伐部队投入到反击战去的地步。</p>
关先生有点无奈:“那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再等一天啦!”</p>
李思明沉吟片刻,忽然问:“你们手头上有多少拖拉机?”</p>
关先生说:“有三十五辆。”</p>
李思明开心地说:“有这么多啊?足够了!足够搞个大新闻了!”</p>
关先生顿时警惕起来:“你想拿我的拖拉机做什么?”那些拖拉机可是他的心肝宝贝,只需要一点点油就能一口气耕上几十亩田,牛都累死了好几头它都不用歇,这么好的农耕小能手上哪找?而看李思明那兴奋的表情他就知道这家伙又有了什么天马行空的想法,顿时心中警铃大作!</p>
李思明嘿嘿笑着:“放心,我不会乱来的!”</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