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拒绝(2 / 2)
其实中国的军工体系也没有李思明说的那么可怜。打从中国宣布承认晚清跟美国签订的《伯利恒协议》后,中美两国迅速在军工方面展开了合作,在美国的帮助下,中国花了三年时间修建了数个大型军港,同时建立了许多兵工厂,从子弹到炮弹,从火炮到鱼雷,所有生产线一应俱全。几年努力下来,中国已经有能力生产127毫米口径203毫米口径舰炮,122毫米和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以及配套的炮弹了,不过鱼雷还搞不定,毕竟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并不低。</p>
当然,能生产不代表能够满足军队的需求,现在那些兵工厂走的都是慢工出细活的路子,别说技术难度更高的舰炮了,难度相对低一些的122和155毫米口径榴弹炮一年也只能生产五十来门。没办法,兵工厂是按着美国、法国的技术指标来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必须做到百分之百的标准,“差不多”是绝对不行的。这就使得生产出来的火炮被退货的概率极高,产量自然高不到哪里去。</p>
这么点产量,李思明还真没有底气去跟协约国扳手腕。</p>
最后一次劝说也失败了,莱茵哈特十分沮丧,花了两天时间处理好一些闲杂事宜之后便登上了飞往德国的飞艇,告别他工作了六七年之久的中国,踏上了回国的旅程。</p>
李思明果然没有来送他,这家伙跑到武汉去给自贡-武汉的天然气管道竣工典礼剪彩了。</p>
还真够无情的。</p>
早在1912年,李思明便提出了开发四川天然气资源的战略,并且斥巨资从国外进口了大量技术和设备,同时雇佣美国的工程队帮忙铺设中国第一条天然气管道。这条天然气管道可不好修,湖北和四川的交界处不是大山就是大江,即便美国的天然气管道施工技术独步天下,也给整得一个头两个大,好几次嚷嚷着不干了,宁愿支付巨额违约金也不干了。好在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成功地将天然气管道从自贡铺到了武汉。</p>
建在荆州、武汉、长沙等地的化肥厂早就饥渴难耐了。</p>
李思明在剪彩典礼上开心地发表讲话:“这条天然气管道将会成为连接中西部的大动脉,它将会把四川盆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部地区来,为中部地区经济的腾飞注入充足的动力!”</p>
在场的记者敏锐地抓住了重点:“元首,你的意思是,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p>
李思明说:“极其丰富,不可估量。”</p>
没有人会怀疑他的话。他说哪个地方有什么矿产资源,那就一定有,过去几年来一直是这样,从来就没有失手过。记者们都兴奋起来:“那么你会允许民间资本在四川从事天然气勘探、开采吗?”</p>
李思明淡淡的说:“想都别想!”</p>
在场的记者们顿时就发出一阵嘘声。</p>
这几年,随着勘探的深入,中国陆续发现了一些油田、气田,虽然没法跟国外的相比,但储量也不算少了。不少鸡贼的家伙看中了石油和天然气在化工领域的巨大需求,试图进场从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结果无一例外都让李思明教做人了。这家伙比任何人都要鸡贼,早早就出台了法律,明文规定由国家垄断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运输、加工、销售等行业,私人想都不要想。要不是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实在太过丰富,分布得太广,搞不好这家伙连煤炭行业都要垄断。</p>
不是他喜欢垄断,实在是没有办法。能源开采本身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私人开采的话为了节省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更是不管不顾,把地下的能源搞出来卖了就跑路,然后换个地方继续搞,治理环境?别逗了,他们没这义务!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李思明只好防患于未然,直接禁止他们进场。</p>
再说了,能源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当然得掌握在国家手里!</p>
这些道理在场的记者自然懂的,他们嘘完全是习惯了:每次李思明宣布要由国家垄断哪个行业的时候,他们总要嘘上一嘘的。当然,也就是随便嘘一嘘逗个乐而已,真让他们发文章批判,他们是不敢的,而且也没必要:他们不过是一帮靠笔杆子吃饭的小记者,就算李思明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油气资源开发领域他们也没份,犯得着为此得罪国家元首么。</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