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未雨绸缪(2 / 2)

加入书签

这把刀花了他整整三天时间,铁蛋抡锤至少2000次以上,做完以后,叫上万全、魏延赵二春一干头领试刀。万全找了个树桩,一刀下去劈成两半。

孟良扔了把生铁锄头在树桩上,让他再试,万全嘟囔着说:“头,这么好的刀,去砍铁器太可惜了吧。”孟良鼓励他说:“费这么大劲,如果这生铁都砍不动,还要它做什么,用劲砍。”

万全一刀下去,那锄头果然应声而断,而刀刃毫无损伤,他惊呼:“果然削铁如泥,宝刀啊。”

魏延等人围上来,一个个捧着宝刀看了又看,都依依不舍的样子。孟良问道:“赵二春。你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你说说这刀值多少?”

赵二春是个精瘦的汉子,两只手臂上青筋暴露,一看就是常年手臂用力的。他拿过长刀,用手指弹在刀刃上,只听得“当啷”一声,又试试重量,随手挽了几个刀花,连声叫道:“好刀,好刀。从没见过如此好钢,此刀价值当在百金以上。如果这护手再装饰漂亮点,配上刀鞘,可以卖到两百金。”

“谁想要这刀?”孟良将刀横担在手里,遍视众人。

“我要。”魏延抢先答道。

“我要。”民团里挑选出的队长叫秦郁的也举起了手。

“我要,我要”赵二春等一干头领都纷纷嚷道,连万全也跃跃欲试。

“好,大家都想要刀,很好。两个月后,以百人队为单位比赛,谁的军纪最好,这刀就是谁的。以后,我们每两个月比赛一次。不仅是刀,枪、剑、戟,以后还会有铠甲、弓箭。只要你们把队伍带好了,我想你们保证,人人有份。”

孟良知道,三国武人最看重两样东西,一是战马,二是武器铠甲。

现在的时间已经很紧迫了,今后的重点得放在两件大事上。一是粮食储备,孟良在想明天开始,要求家家户户存粮,至少得按家庭人口存够两年的粮食。现在隘口已经建好。孟公威按照墨子书上的方法建了一个高五丈宽四丈的隘口,两边一直延伸到山上,山的两边都挖成峭壁,连峭壁上面都堆满了垒木石块。中间是前后两道大门,外面包着铁皮。按照他的话说,即使来了十万大军,也攻不破这里。

隘口建好,就可以在山边建起几个大粮仓。孟良记的好像明后年就是蝗灾,颗粒无收,张角一号召,黄巾大起义便爆发了。想到这里,孟良又想起得抽时间去田里看看,把后代的精耕细作的经验稍微传授点,水稻的产量也不至于每亩才打二百斤粮食。

明年开始除了金银这些硬通货,这五铢钱都得换成粮食,记的书上说,灾情严重的地方,一斛稻米要卖四五万钱,这一斛不过是七十公斤不到,可想当时发生大量人吃人的事件是多么顺理成章。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操练好军队,这一葫芦谷的数千人能不能避过战乱全指望着他们了。<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