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一切从实战出发(2 / 2)

加入书签

孔明点头:“公威兄果然名不虚传,深得墨子备城门之要,这关隘设计的精妙之处一到实战便显出巨大的威力。比如两道城门之间,上面留有口状洞口,敌人即使攻进第一道城门,也可通过洞口扔下石块、射杀、滚油泼之等多种手段。那对付云梯的推杆设计的也很精妙,可以躲避敌方箭手的狙击。只是抛石机的布置尚要完备,要大小搭配,远近兼顾,如此方能有效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另外,两边山上可设瞭望塔,按照这距离估算,亦可设置箭楼,层层布置箭手。

魏延指挥有方、进退有度、号令准确,安排得当,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此人才堪大用,唯独有些逞强好胜,桀骜不驯。不过,凭他**民团的才干,由他来主持凤翔城的防务,确实万无一失了。”

注:抛石机的出现相传是周代,在唐朝有文字记载,三国时出现一种可移动的抛石车,也叫霹雳车。有些作者认为抛石机为三国刘晔所造是不正确的。

孟良暗想,历史上的孔明一直将魏延定位于将才,而自己一直为他抱不平,认为魏延有统帅之质。今天看来,孔明依然如此,那该是孔明自身对桀骜不驯的人天生反感,带有偏见。想到他后期在蜀国对李严、彭羕等人的处置,无不证实了这点。如果能让魏延拜在孔明门下,能不能化解这段仇怨呢?

孔明掉头问孟良:“你只是在彭城城门见过魏延一面,即拜他为民团总教习,你怎么知道这人能胜任此职?”

孟良知道,今后会大量的招徕人才,这个问题始终回避不了,还不如利用古人迷信星相学这点,干脆将天罡星聚会之说公开说出来。只不过,施耐庵老先生,又得剽窃你老在水浒传中的创意了。

“我曾屡屡做梦,梦到一老人对我说道,天罡星风云际会,就在凤翔城。这一个个人物的姓名、哪里人氏、相貌特征真真切切,只不过,记不确切而已。自从吕掌柜找回来蒋钦之后,我才真正相信这恐怕不仅仅是个梦。因为蒋钦与我梦中所见、当时所在竟然分毫不差。”

“那在座还有谁在此名册之中?”糜威好奇地问。

“不可说,不可说。此事有机缘,水到则渠成,万事皆有变数,现在说来为时过早。”

孟良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告诉他,中国人,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等阶层,大知识分子也好,还是贩夫走卒,有一点大家是共同信奉的,这也是数千年的文化在每个人身上打下的烙印:义气。中国人从骨子里信奉义气。

这个时代,再加上命运之说,这两件法宝运用起来,能挡得住的人恐怕不多。

孟良这个思路渐渐成熟,以后引进人才主要依靠义气加上天命之说,待到以后再用理想慢慢浇灌,直至大家志同道合。

这边正在深究天命归属,那边魏延上的敌楼来报:第一个演习任务已经结束,请各位评委观看第二个表演。

这第二个表演彻底的让孟良陷于迷茫之中,差一点,他就开始怀疑这魏延是不是哪位穿越者附身,而且也是忘记喝孟婆汤的穿越者。

他居然用的是后世训练团队精神、搞拓展训练常用的办法——信任背摔,不过比现代的还要刺激,难度更大——

推荐周榜、评论周榜今天都名列第二,收藏榜第八,点击第十三位。昨天收藏创历史新低,只有四票,郁闷之极。<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