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凤翔城攻守战(2 / 2)

加入书签

史涣走过去,向大家拱手,说道:“原来是各位大姐,很抱歉,主公有令,战争期间,闲杂人等一律不得上关隘。各位有什么东西需要转交的请交给我吧。”

万三儿的倔脾气上来:“孟良的命令也不行,在家里他也得听我的。今天我还认死理了,都让开,让我上去。”

史涣见万三儿拨开拦阻的士兵,一步跨在阶梯中间,嗖的抽出手中的宝剑,厉声喝道:“主公的宝剑在此,我有先斩后奏的权利,若再胡闹,史涣眼里不认得别人。”

黄月英等人见史涣震怒,忙死命拖住万三儿,万三儿嘴里还在嚷嚷:“我还不信了,让他来杀我,你来杀我啊。”

正在此时,关隘口传来孟良冷冷的声音:“史涣,你做得对,军令如山。”此后再无声音。

那万三儿听到孟良的声音,正待要叫,忽听得孟良冰冷的语调,愣怔了一会,丢下手中的篮子,掰开诸葛云英的手,掩面哭泣而去。

隘口上,孔明拍拍孟良的肩膀,悄声的说:“倒霉的万三儿,撞在你枪口上了。嘿嘿,我看你回家怎么办,她要是再跑了,我看你去哪儿找。”

孟良也低声嬉笑道:“嘿嘿,她就那脾气,面子上下不来。不过,她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回家后再哄哄呗。”

徐庶一边接话:“主公,你这识人的眼光真让我佩服。这史涣真是用对人了。”

“嗯。小徐,记下了。战后为史涣记上一功。小孔啊,我看还得草拟一个战功奖励办法,以后评定战功时可依条例而行。”孟良觉得黄月英给他们起的外号真有趣,私下里也常常这样称呼,以示亲切。这二人早已习惯,都知道,孟良如此说话的时候,正是他心情放松的时刻。

三人边走边聊,远远的便听道魏延的说话声:“老樊啊,你看这小子笨的,让他射火箭,他居然把自己的手给烧了。哎,老樊,你这是什么油膏,抹上去马上见效了。”

樊阿呵呵的笑道:“想知道啊,这是我不传之秘。想知道去端碗酒送来给我喝,我就告诉你。”

“那还是算了吧。这时候,哪里还有酒啊,即使有酒你敢喝吗,没看到那死人头提着把剑到处晃悠想找人开张吗?你以为你们老乡、又是好友就可以网开一面?刚才听说,这死人头居然想拿万三儿开刀,嘿嘿,这狗胆够大,连主公都不敢惹的人他就敢拔剑。”

从此,不约而同的,背地里一律称呼史涣为“死人头”,始作俑者就是魏延。

“哎,说了半天,你这油膏到底是什么做的。”

“狗油。专治烧伤烫伤,愈后不留痕。”

孔明对着孟良悄然竖起拇指:“目的达到了,这史涣是该记上一功。”

第三天,果然黄巾来势凶猛,他们改变了战术,组成了九个千人队,排成长长的一列,前面的手持木盾扛着木排,紧随其后的是云梯,中间的三个千人队则推着冲车,在最后面的督战队的催促下,一个个疯了似的象关隘口跑过来。

魏延一看这形势,回头跟孟公威说了几句。只见孟公威跑到抛石机的阵地上,手挥令旗:“全体准备,目标,关隘前的敌人,无差别抛射。开始。”

只见关隘上一直未动用的抛石机一起发射起石块来,那石块大的有磨盘大小,小的也有十几斤重,一时间,关隘上空飞石密布,下面鬼哭狼嚎。

这一番射击,倒让下面的黄巾发现了门道,这些抛石机只射远却不能射近,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簇拥到护城河边上,而等待他们的又是一阵密密的箭雨。

黄巾的人数实在是太多,如此强大的火力搭配还是没能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终于三个千人队渡过了护城河,将云梯搭上了关隘口上。

另外一部待命的黄巾见云梯竖起来,发出了一阵欢呼,仿佛这云梯靠上去便取得胜利似的。没想到的是,他们仅仅突破的是第一道防线,而且是最薄弱的一道防线。关隘上面,几大锅滚油已经沸腾,对付云梯的推杆已经抬起,更有严阵以待的刀盾手们刚刚拔出刀来。

孟良站在敌楼上,对着下面的糜威做了个手势,糜威点头,一竖手中的马刀高声喝道:“全体骑兵上马,准备出击。”

这是风翔城仅有的六百骑兵。这时节,在中原地带,马匹极为罕见,西汉汉武帝为了打败匈奴倡导的鼓励民间养马的政策早已废止。人都吃不饱了,谁还会去养马啊?唯独在各州还有部分官办的军马场,存栏数也是少得可怜。

这六百骑兵的马匹,一是孟良委托糜家的商道从河间购进的四百匹马,剩下的就是这么多年陆陆续续购置的两百匹马。有些马匹年初的时候还在万二叔的运输队里干着运输货物的活。

攻城的黄巾刚把云梯架上去,人还没有爬到一半,只见上面一桶一桶的滚油顺着云梯便倒了下来,接着又是一根根带有铁刺的檑木。那边的云梯稍微架高了点,只见垛口里伸出了两只带有叉口的推杆,只好抵住云梯的顶端,几个人一使劲,那云梯便翻转过来,反而打伤了好几个攻城的黄巾。

败局已定。<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