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以战迫和(2 / 2)

加入书签

“如果同意这样安排,你们就呆在这里。一会儿,待你们的部队出城改编之后,形势稍微稳定下来,我让史将军护送你们出城。我已让人安排套一辆大车,呆会你们化妆一下,避开众人的耳目。我们有商道通往荆南,一路上都会有人照顾你们,安全可以保证。对了,还有一事,你们二人还得改名换姓,你唐先生的大名早已名扬四海。”

唐谘长叹一声:“罢了,既然贵使已经替我们考虑周全了,一切悉听尊命。至于改名换姓之事,我这名字本来就是后来起的,我恢复原姓就可以了。贵使年龄轻轻,气度不凡,我有一事想请教,不知是否当说?”

“唐先生不妨直言。”

“黄巾起事一年,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拥护,为何还会沦落到如此境地?”

“其一,人才不足,且鱼目混杂,牛鬼蛇神都加入进来了,每个人并不都是为了同一个理想而来。其二,组织松散。没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纪律约束。把希望都寄托在张家三兄弟身上,张家三兄弟暴亡之后,整个黄巾形同一盘散沙。其三,空谈理想,不懂战略,直接把士大夫和豪族树立到对立面上,自我树敌,说明从根本上黄巾内部缺乏有战略眼光的人。”孟良有些得意,自己亲自出马,便兵不血刃的拿下留县。一得意,便把平时对黄巾起义的反省说了出来。

殊不知,他总结的这些都是古时候人们所说的王霸之学的东西。王霸之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在少数人的范围内秘密的传承着,这门学问包含体制、用人、募兵、外交、宣传一整套的东西,这些内容都是极隐秘的。一旦对人宣扬这些,那就是准备颠覆天下了。

这一席话说的众人表情各异,都在思考其中的道理。还是唐谘深鞠一躬:“朝闻道,夕可死。唐谘受教了。阚先生,这是留县的官印、调兵的令符,我把它交给你,麻烦你主持出城受降仪式吧。”

阚泽郑重的接过来:“那么,先生再见,一路走好。有缘我们会再次重逢。”

孟良留下阚泽和魏延一起主持留县县城的大局,自率部队和徐庶等人一起回武原,一路上见徐庶等诸人面色不善,屡屡用话挑逗他,那徐庶竟然一言不发。

回到武原,孟良先去洗了个澡,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早晨。看看日头已经升起,忙起身准备开始每天例行的晨练。一亲兵来传话,说孔明、徐庶等人皆在议事堂等他,请他过去。

孟良一听孔明回来了,知道徐州刺史府的事定是打点的差不多了,匆匆吃过早饭便赶了过去。

一进门,便感觉气氛有些不对,议事堂中,风翔城的主要人物悉数到场,一个个阴沉着脸,见他进来,都不言语。

孟良首先招呼孔明:“孔明先生辛苦了,这么快就赶回来了,事情办得怎样?”

孔明不搭理他,专心致志的品尝着瓷壶里的茶水。这时候,茶还不叫茶,叫荼。中国西南一直是茶叶的原产地,正因为古时候茶叫荼,后人一直以为茶叶的原产地在印度,中国的茶叶是从印度引种进来的。不过,这时候的制茶采用的是蒸煮法,还未推广炒茶法。

孟良见孔明没声音,掉头跟吕掌柜吕方、万虎打招呼:“吕大爷,万虎,你们不是在风翔城吗,今早过来的?”吕方、万虎都点点头,算是应承了,还是一言不发。

孟良只得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知道在他来之前,大家已经商量好了意见,只得打破沉默说:“咳咳,我先做个自我检讨。我年轻我任性,我自作主张,我孤身犯险,我好大喜功,有负大家的希望和关心爱护之意。我在这里保证,以后绝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对不起大家啦。”

孟良边检讨边查看诸人的神色,见大家的脸色都和缓下来,放下心来,又故作沉痛说:“其实,史涣在路上已经以剑逼命,说我可一不可再二,再如此,他便自刎在我面前。我已经向他道过歉了。唉,我有时候确实任性了点。”

孔明见他说完,抬起头来征询大家的意见:“我们大家原谅他了吗?”

不等众人答话,徐庶抢先说:“不行,哪能这样便宜了他,中午,武原县城的聚凤楼,全羊宴,你请。”众人一起展开了笑脸。

孟良制止大家的喧闹,说:“这件事确实我有错,我认账,中午全羊宴我请客。不过,小徐啊,要不是你激将我,我会去留县?中午酒钱你出。”

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家闹腾了一会,孔明这才开始介绍去徐州的收获。还未开口,门口的亲兵来报孟良,史涣赤膊着上身,自缚着到执法处,自己要求刑杖五十。

孟良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史涣啊,你这头犟驴,这打的不是你,是我啊。当即站起身来说:“等会再议,我去看看。”

众人一起起立,都跟着往军营军法处跑去。<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