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贾诩横空出世(2 / 2)

加入书签

贾诩的目光不避不让,坦然道:“属下刚从并州来,城里的大臣实无交往。属下此番言语乃是为自己考虑,如此下去,太师危矣。覆巢之下岂无完卵,我也是这个巢里的卵之一。”

董卓与他对视了一会,忽然笑了:“我就这脾气,易怒,你勿怪,继续往下说。就算地气之说无妄,那十八路诸侯压境又该如何应对?”

“十八路诸侯此番在虎牢关下,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其心散矣。我观众诸侯皆心无大志,乃是沽名钓誉之徒。有雄关在手,何惧此等宵小。假以时日,这联军必将土崩瓦解。”

这番话出,董卓、李儒皆频频点头。

贾诩接着说下去:“此番危机,我看不在关外诸侯,而在朝堂之上,这才是心腹之患。”

“此话怎讲?”

“太师废帝之举操之过急,本意是为了树立权威,却离散了众位大臣之心,现在能和太师同舟共济者寥寥可数。太师要完成王霸之业,得从根本上扭转局势,首先得收复众位大臣之心。”

“那又该如何?”贾诩这话正说到董卓心里,不合作的大臣实在太多。

“太师要演一场戏给大臣们看。首先要奉天子为尊,以汉家天子来号令群臣。大臣们最反对的事也是废帝之举,须得在这上面做做文章。太师可借天子之口下一个罪诏,斥责太师独断专行,恣意妄为,然后太师自贬自己为太尉,依次来化解群臣的怨气。”

贾诩看董卓、李儒皆张大了口,那董卓更是怒目戟指,正待发作。

贾诩不管不顾继续说下去:“奉天子为尊,然后假天子之名来号令群臣、诸侯。各位大臣各路诸侯反的是太师,却不敢反汉家天子。然后,太师以天子之名下诏,在各诸侯间制造矛盾,令他们相互争斗,则彼消此长,诸侯的力量皆耗于内斗。再若不从,则令一上将以朝廷之名出兵讨伐,师出有名,可堵众人之口,诸侯之患可解。”

见董卓脸色和缓下来,又绕到朝堂之上:“党锢之祸涉及的名流儒生众多,太师可下令解除党锢,为冤死者*反,以此收天下儒生之心。待天下平定,再重开太学,将天下名流都招致帝都,则有人才可用。太师可用偷梁换柱之策挑选忠心之人逐步替换掉心怀二志之人。这就是我献给太师的策略,概括起来为奉天子,开太学,收人心。假以时日,太师兴废之间,只是唾手可得,天下想姓什么,那还是太师的一句话。”

李儒听的贾诩此话,茅塞顿开,对董卓说道:“这才是真正的王道啊,望太师纳之。”

见董卓沉吟不语,贾诩继续补充道:“比如诸侯之间,现在都自命什么刺史、州牧、将军。太师可以以天子之名给他们名正言顺的官爵。比如可以将袁术封为徐州刺史,孟良封为扬州刺史。袁术要去上任,那孟良自然不干,两家里必然以武力相斗,太师则可坐山观虎斗。然后派一大臣持节调解,双方必然都要依靠朝廷,都希望朝廷站在自己一边。到那时,太师再说话就有分量了。再比如取消党锢之后,可以天子之名征召名士来帝都就职,这对在位的三公六卿也是一种威胁,你不干有人干,而且干得不比你差。那些大臣们自然会投效太师,唯太师马首是瞻。”

李儒也跟着补充:“命令各将严肃军纪,不得擅行杀戮,恢复国家法度;将何太后和弘农王送往长安监视居住,派一心腹之人镇守长安,以免有人心怀不轨;修缮汉家陵墓,四时进贡,以堵众人之口;太师平素对大臣们采用怀柔之策,以收其心。”

董卓此番才真正下了决心,下令道:“来人,传我命令。封贾诩贾文和为睿智将军,武威侯,拜尚书令。李儒荐才有功,封临洮侯。两位,这就随我进宫面见天子。”

贾诩嘿嘿一笑,说道:“谢太师,无功受禄朝堂中又会有人说话了,我暂且领尚书令,待诸侯退兵之后再行封赏吧。现今之事还有两件急办,让人去关下散布谣言,或黄巾又起,或争抢地盘,让他们首鼠两端;其二,征调民夫修筑洛阳城墙,给洛阳臣民吃颗定心丸。”

数日之后,一切大乱,历史彻底的改变了轨迹。

先是汉献帝亲临虎牢关口,对下面的各路诸侯宣读旨意:太师董卓位高权重,独断专行,行为不检,念其救援及时、拥戴有功,降职为太尉。废止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的特权。各路诸侯心存高义,皆有功于社稷。封袁绍为冀州刺史,原刺史韩馥调任京都另有任用;孙坚为豫州刺史;公孙瓒封易侯,总督边塞军事;袁术为徐州牧;孟良为扬州牧;曹操为兖州刺史。各位即刻回到封地,各行其是,不得有误。

虎牢关下众位诸侯面面相觑,只得领旨,都聚集在袁绍的大帐里议论纷纷。那刘岱、孔伷更是雷霆之怒,自己好端端的刺史却被别人鸠占鹊巢。

第二日,孙坚带头将部队开拔,到豫州刺史职位上任去了。原来的刺史孔伷经营豫州多年,根基深厚,自然不愿让出。孙坚攻打豫州未果,粮草又出现问题,只得率军回江东去了。时隔不久,袁绍以豫州刺史空缺为名,派人来接任,又是一番恶战。袁绍取了豫州,任命了自己的刺史,孙坚从此便与袁绍为敌。

那袁术被任命为徐州牧,自己却跑到扬州之地招兵买马,口口声声让孟良让出徐州。那孟良反而发出驱逐令,让袁术即刻离开扬州之地。

原来兖州刺史刘岱在诸侯们陆续撤离虎牢关的时候,问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不借,刘岱率众突入桥瑁营中,杀了桥瑁。跟着下了道命令,着曹操接任东郡太守。此刻曹操手中兵寡粮少,只得屈从,却时刻对刘岱虎视眈眈。

公孙瓒本是北平太守,刘虞的部下,此番朝廷却让他总督边陲军事,回去后不久就与刘虞刀兵相见,一直争斗不息。后来袁绍以盟主的身份支持刘虞,和公孙瓒之间又是一场混战。

献帝宣谕之后,接着又签发了《赦免令》解除党锢,《征召令》征召全国二百多位名士。陈寔父子三人、郑玄、蔡邕、荀爽等人都名列其中。

三公里,除了董卓为太尉外,杨彪任司徒,袁隗为司空。董卓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态度,主动和三公六卿拉关系,凡事先和杨彪、袁隗商量之后在奏报天子。

孟良穿越而来接手徐州,高顺感其恩德主动来投,李儒为防止董卓新收的降卒人心不稳,时常暗地查探,结果,引出了一个若干年后才会露面的大谋士贾诩,贾诩的一番话彻底的改变了董卓。这是孟良这只蝴蝶产生的联动效应。

这个情况是远在荥阳的孟良根本没想到的。而曹操却截了何太后和废帝隐匿在陈留,更是颠覆了历史。

谁都无法预测历史的轨迹了。<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