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皇权与治权之争(2 / 2)

加入书签

鲁肃一边穴话:“孟相,你在东海确立的步步为营,固守待援、坚壁清野、袭扰游击这十六字方针太理想化了。步步为营,固守待援,从实际上看根本行不通,纪灵不是小毛贼,也不是杂乱无章的黄巾,他是拥有二十万人的正规军统帅。东海郡的城防也非彭城郡可比,赵昱在那里执政数年,以属官不得扰民为由,城防上根本没做要求,架不住纪灵的攻击。坚壁清野理论上不错,但是关键时候,各县执行起来都有误差,其中两个县还将官库的粮食分散到百姓手里,几十万斤的粮食,谁舍得一把火烧就烧了?倒是袭扰游击有可取之处,但是,这暂时影响不到整个格局啊。”

孟良知道,从这种战术的实际执行效果来看,鲁肃说的一点没错。看来自己的决断真是出问题了。他又问道:“此番三公弹劾于我,他们事先与你们沟通过了吗?”

孔明看了鲁肃一眼,答道:“这本是我的主意。你这人太固执,不撞南墙不回头,我想了半天,唯有这办法可以制约你。所以,我提议,子敬附议。我们俩找到三公,把情况一分析,他们都觉得有理,就行使三公的权利了。”

孟良腾的一下站起来,指着孔明说:“你,你呀,糊涂啊。行政权和皇权的分离,是这个新制度的基础。如果今后,处处以皇权来掣肘,那跟过去有什么两样?你真是头上不痒,找个虱子来挠。”

孔明依旧慢腾腾的说:“我们可是一开始拥你为帝的,是你不愿意。但是,你不愿承担皇权的责任,又想行使皇权。你让我们怎么办?比如这次,一开始你提出方略,我和子敬都反对,而你坚持说我们没有你了解部队,一意孤行,结果,这你也看到了,事实证明你就是错的。再比如,我们以相府的名义招你回来,你愿意吗?你会回来吗?”

鲁肃跟着帮腔:“还是孔明了解你。我以为以皇权的名义招你回来,你还会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拒绝,没想到还真让孔明说中了。”

孟良一下气馁,颓然坐在椅子上,仔细回想这事,好像还都是自己的错。自己过去不是一贯提倡民主集中制吗?不是一直要求集思广益,发挥大家的民主意识吗?最高内阁决策,两票对一票反对,自己不是也我行我素了吗?

想想心里不服,特别是对弹劾权的使用,辩解道:“是,这次我承认是我的错,我的失误,我不应该一意孤行。但是,孔明、子敬,你们可意识到轻易动用弹劾权的严重性。东海郡只是战术层面的事,并非重大决策,而三公的弹劾权是政策、重大决策这种战略层面上的。你们这是轻易为皇权干涉治权开口子啊。”

孔明也沉吟道:“是,我们没想这么多。我们只想着如何有效的解决当前的问题,孟相,你的思考是对的,为了将来避免皇权与治权之争,皇权这种武器是不可以轻易拿起。”

孟良见孔明理解了自己所想,口气也和缓下来:“如此,今后我们三人之间也定下一个议事制度,如果个人的提议大家有争执,事先尽量沟通。实在沟通不了,进行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为了今后防止类似事情再度发生,我建议将这个原则写入相府议事规则,制定为制度。”鲁肃在一边提议道。

三人都表态支持。

孟良想,难怪后来出现了那么多独裁者,关键是对事物个人认知的程度不一样,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一人独裁确实有效率,但是犯错也难免。

“这样吧,既然皇家已经对我行使了弹劾权,我得有个姿态。不然,何以维护皇家的脸面?我自请辞去大将军一职,由鲁肃替代我行使军事指挥权。”

孔明、鲁肃皆明白此中的道理,点头称是。

孔明见孟良站起身来要离开,忙说:“等等,还有件事。阚泽提名我们家黄月英调到商部,协助他主持情报工作。这事我不好表态,你们决断一下。”

孟良道:“这有什么不好表态的,商部主要是你分管的,你先拿出意见来。”

“她跟我说了好几次,我一直没表态。毕竟她要从事的是情报工作,这块我们从不穴手,都是你一手建立一手控制的。”

“那子敬什么意思?”

“我觉得,最好让黄月英进商部,这是个象征,标志着我们新朝女子从政的开始。这与我们一直提倡的众生平等这个道理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来说,黄月英进商部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大多了。我赞同。”

孟良听的鲁肃这么一说,见孔明又没明确反对,只是因为黄月英的特殊关系不好表态而已,这种态度本身就是表态了。

“那行,我没意见,我赞同。”孟良知道,如果来个表决,至少是一比一,反对也没用。自己又说不出来反对她进入情报系统的理由,如果一味的拒绝,他们还以为这情报系统不愿意让他们穴足呢。

只是,小姑奶奶,可千万别给我惹事啊。

正心里祈祷着,阚泽匆匆的从门外来,进门就说:“紧急事件,刚刚接到来自濮阳的报告,曹操在许昌拥戴少帝继承皇位了,改元为建元初年。”

鲁肃匆匆看了看地图,叫道:“这曹操好快的动作,许昌前些日刚刚从臧霸手里移交给他。”

孟良哈哈大笑:“孟德兄果不欺我,真信人也。让荀悦立即起草通告,谴责曹操的篡位行为,责令他立即取消伪号。嗯,他已经宣布与我割袍断交了,我该用什么来跟他划清界限呢?嗯,有了,就说我们将他的老父亲扣留在此,若不取消伪帝,后果自负。”<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