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省亲日的飞镖(1)(1 / 2)

加入书签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程家自然也是早早地做了准备,因为苏禾早在腊月便知道府上那位四姑奶奶要在今儿回来。四姑奶奶唤名程月芹,与二爷程景波乃同母兄妹,本是庶出,但老太爷膝下也只她一个女儿,自是疼爱有加。加之自幼聪慧过人,知书达理,故而在程佑礼出生的那一年嫁与了同是北京城的富商韦家的次子韦旭彤。

韦家做的是丝绸生意,以丝绸发家,这么多年了依旧是专营丝绸。整个直隶一带,韦家的“韦记巧丝”一家独大,任凭其他家做丝绸生意的,若是想入行,定然需得让韦家老太爷韦春堂允了方可。韦春堂与程和铭乃是多年老友,经营范围不同,故而并没有多少生意上的竞争,自然免去了不少矛盾。

一大早,自韦家而来的车队便占满了整条奉渊和胡同。一个身材伟岸的青年男人从马车上下来,他双目炯炯,一身衣裳乃是上好的绸缎,面带笑意,正是韦旭彤。韦旭彤回头对车里的人道:“夫人,这已到了。”说着替程月芹揽起门帘。程月芹弓身从马车里出来,一手搭上韦旭彤早已身在面前的手,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跳下。

谢、夏两位管家早已领着众丫鬟小厮在门口等候。一见程月芹的车队已到,当即便有小厮跑进门里通报,不一会儿便见程景洵并杨沁霜二人出来迎接。不用招呼,便有两个小丫头上前替程月芹接下裘披肩,又见了礼,程月芹心里高兴,便示意身后的丫鬟递上红包打赏。

韦旭彤一见程景洵,立马上前问候。两人互相推让着,又是作揖打拱,程景洵笑道:“四妹与姑爷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快快进屋。”杨沁霜便搀着程月芹进去了。

程月芹与韦旭彤二人给程和铭、邱若柯敬了茶,又敬上了年礼,皆是双份儿。娘家不能全收,待程月芹回韦家以后需得捎回夫家一份儿。至午饭之前,该是给侄子侄女们递压岁钱的时候了。程月芹巡视一周,不禁疑惑道:“今儿怎么没有见着佑祈?莫不是这时候还没起吧?”杨沁霜与程景洵对视一眼,心想按照规矩程月芹不过是只能在家里吃顿午饭便须得回夫家去,又何必跟她啰嗦许多,只笑道:“妹妹多虑了,这孩子今儿随他身边几个小子去郊外玩儿去了。我这就遣人将他叫回来给四姑奶奶见礼。”说着叫来夏长坤,便要吩咐下去。

程月芹连忙拦住:“太太这是做什么。郊外那么远,天儿又冷,这时候犯不着为了我再巴巴地跑回来,免得吹了风,让他尽兴玩便好。这压岁钱便由太太替我这侄儿收着吧。”两个女人又是退让一番,杨沁霜方收下。

吃过午饭,程景河提议大伙儿去飘香梨园看戏。程府的飘香梨园在宅院的最西边,侧手便是西头青瓦围墙,围墙很高,上面布满爬山虎。园子实际上是一方大敞间,设有戏台子,其余的空地儿摆满了八仙桌以及长条木凳,桌上摆满了各种干果和点心。程家虽没有家生的唱戏小官,但程景河酷爱唱戏,故而请了几个小旦小生常年住在府上。一家老小闲暇时候或是程家来了贵客,都会到梨园飘香来看看戏,吃点心,喝大碗茶。这会子程月芹领着韦旭彤一齐回家省亲,自然不可怠慢。作为三哥的程景河特地跑到后台换了戏装,要找那悠官儿跟他一起上台唱《秦香莲》。

这边邱若柯借口头疼回老屋了,程景澜也不知又去哪儿鬼混了,程和铭、韦旭彤、程月芹、程景洵、程景波、杨沁霜并二奶奶周氏、三奶奶蒋氏、大房小姐程秋棠、二房小姐程秋槿并佑字辈儿的诸位少爷都已在园里八仙桌坐好。可后台却有小厮向程景河道:“三爷,忘了提前知会您了,悠官儿今儿恐怕上不了!”

程景河原是要唱秦香莲的青衣,正描眉呢,听小厮这么一说,手一抖,眉毛就给画糊了。程景河一面拿了帕子擦眉,一面道:“嘿,怎么了这个,昨儿还好好的跟你们在一起胡吃海喝放松呢,今儿怎么又说上不了?”

“三爷说着了,就是昨儿胡吃海喝,酒喝多了,刺着了嗓子,今儿又醒得晚,现在嗓子嚎不出来了。更何况他唱黑三得用真嗓子呢。”小厮道。

“嘿,”程景河站起来,“他人呢?陈世美的角儿就他唱的最溜了,这会儿嚎不出来了他让我找谁去?今儿我妹妹来你们就让我丢脸了不是?”

“三爷别急呀,咱换一曲儿不就成了?您不是喜欢那个……那个什么《杜十娘》么?闲官儿就能陪您唱这一出啊!闲官儿不喝酒,嗓子好着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