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最华丽的复苏,最伟大的超越(2 / 2)

加入书签

“《史上最佳功夫片,很可能没有之一》。</p>

五星。</p>

一、就‘中外武术对决’这种题材而言,本片可能也许大概已经没法被超越了。</p>

没有煽动民族情绪,没有刻意制造对主角不公平的对战环境(比如同题材最常见的瞎眼裁判等等),同样没有贬低和抬高任何一种流派,单是这点就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的同类型影片。</p>

二、最出色的BOSS战。</p>

非常明白地告诉观众,主角是如何在弱势中利用技术和智慧、意志等等击倒对手,而不是小宇宙。</p>

三、对武术哲学和搏击理念传递得相当到位,但又不会让人有被说教的恶心感,推荐键盘武术家们多观看。”</p>

“《最华丽的复苏,最伟大的超越》。</p>

五星。</p>

作为一名功夫片的狂热爱好者,十分怀念功夫片的黄金时代,所以是抱着哪怕再烂也要支持一下的心态去看的。</p>

观影之前还在跟朋友吐槽:又是一部华夏必胜。</p>

记得小时候观看此类影片,除了感觉大快人心之外,心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假!太假!</p>

跟大家看神剧的感觉差不多,完全是侮辱人智商的东西。</p>

回来之后特意查了一下那个时期的历史,跟大家分享一下吧。</p>

‘樱花国是属于人民的!’</p>

这是电影开场后的第一句话,导演把它放在电影的开头,其用意是为了告诉观众们这部电影的一个主题:二战之前的樱花民众也像当时的华夏民众一样受到了反动势力的压迫,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樱花国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战争,这些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为了那高尚理想而献出过那微不足道的力量。</p>

相信很多人此前都看过不少这类影片,在那些电影中,反派们的形象无一例外地集中了人性中所有恶的一面,他们凶残、无耻、卑鄙、暴躁,他们在电影里的所作所为令观众们对他们恨之入骨,以至于当主角对他们大打出手时观众们才能获得最大的爽感。</p>

可是在那些电影中对敌国普通民众的描绘却甚少,几乎没有观众知道当时的樱花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p>

而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以善良的樱花民众对当局的批判入手,令观众们对敌人的形象立刻有了些与以往不同的感觉,从这一点便可看出导演编剧和摄影师的高超技术与宽广胸怀。</p>

樱花政坛在对华开战前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分成意见相左的两派的,一是反对全面侵华的文官阶层,比如片中的船越文夫、山田光子等就是代表了樱花国对华夏抱有感情的一部分人,二是盲目鼓吹侵华的军人阶层。</p>

文官们反对全面侵华不是因为他们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情操,而是像片中藤田刚手下那位来自黑龙会文官说的那样:樱花再强,也不过一只强壮的蚂蚁想打倒一头沉睡的大象罢了,就怕这只大象哪天会疼醒过来。</p>

还是要赞一下开头,从仰拍雕像开始到黑龙会学生出现,一共是将近四十秒种的戏份,而且这是一个长镜头,导演用这段画面给观众们简要的传达了当时樱花社会中有良知的岛国人和野蛮岛国人的对立,也简单的描述了一下当时樱花社会中的矛盾。</p>

反派终于不再是作为衬托主角而存在的单调背景板,而是有了更具体的形象。</p>

这也为片末主角的生还交代了一个合理的理由。</p>

而仔细分析片中主角的招式,就知道陈真的胜利并非YY。</p>

片头陈真痛扁那帮樱花愤青的时候用的是华夏传统的分筋错骨手,第一次打进虹口道场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寸劲,与霍廷恩决斗时用的是擂台上最常见的西洋拳,而与船越比武的时候,陈真主要用的是泰式肘击。</p>

到了终战,陈真用尽了最好的拳,代表了世界上最优秀拳种的结合,而反观他的对手藤田刚,特点很单一,完全就是个凶狠有余而应变不足的机器人。</p>

所以楚阳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各打50大板,既对华夏功夫不重视实战的传统做出了理性批判,又借船越文夫的话对暴力和战争表达了自己的不齿:‘要击倒对方,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枪,练武的目标,是把人的体能推到极限。’</p>

理性看待敌人和自己,不拘泥于狭隘的民族思想去展现各种优秀的搏击技术,这是我对这部电影最欣赏的地方,也是它对过往功夫片最大的超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