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暗流(2 / 2)

加入书签

这是个疯狂的年代,这是个理想化的年代,这是个诗歌可以当做生命的年代</p>

心里的心绪jīdàng连绵之余,戈文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也越来的越重了——到目前为止他依然没有把握可以服《收获》杂志社的主编高林。</p>

虽然戈文之前担心出现不可预料的后果,已经和《羊城晚报》的林萨和《民间文学》的王志远取得联系,并得到了两人的口头承诺,可是戈文依然希望这次的朦胧诗诗展能够在《收获》上刊登,因为只有像《收获》这样执鼻首的全国最大的纯文学刊物才能真正的给朦胧诗证明,才能真正的让大多数人和杂志认可朦胧诗。《收获》的影响力不是《羊城晚报》和《民间文学》所能媲美的。</p>

那封附有《崛起的诗群》一文的信件戈文早已寄到了各个诗坛老前辈的手中,而回信也大多已经收到。</p>

可是事情的结果并不如戈文自己所想的那样,除了冰心和卞之琳两位前辈认同自己的观之外,老诗人艾青、臧克家等都对朦胧诗和戈文的“崛起论”持一种批评甚至否定的态度。</p>

艾青老先生在他的回信中更是狠狠的将戈文批评了一通,戈文的这篇文章简直就是luàn弹琴、和稀泥。</p>

艾青老先生认为,戈文虽然在《崛起的诗群》一文中扩充了朦胧诗的创作观念,将朦胧诗并不仅仅局限在自我之上,扩展到社会扩展到时代之中。可是戈文依然认可朦胧诗理论的核心——以‘我’作为创作的中心。为此,艾青老先生在回信中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每个人手拿一面镜子只照自己,那就会让每个人陶醉于自我欣赏之中</p>

只是艾青并不知道时代的cháo流,他不知道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随着人性的觉醒,以前的那种口号化、概念化的政治抒情诗已经快要落伍了,只有朦胧诗这样将诗歌带回到文学性带回到诗性的诗歌才是发展的主流,才是真正的继承和延续了五四时期李金发、戴望舒、徐志摩、卞之琳、冯至、穆旦等中国现代派诗人的传统。这才是朦胧诗之所以受到那么多人喜爱的真正原因。</p>

可惜自己没有时间去服这些前辈了戈文在心中不无遗憾的想到。</p>

这些天里,戈文已经在很多人的话语里听出了他们的忧虑,随着时间的持续,已经开始有人对朦胧诗能否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产生了怀疑。还有,戈文从林一铭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个让他非常吃惊的消息——他们想要举办一次朦胧诗诗展的事情已经开始在诗坛上流传开了。如果不尽快将诗展的事情确定下来的话,那拖延的时间越久就越容易横生bō折,就越容易胎死腹中</p>

这是个很不好的矛头,所以不论如何,戈文都必须尽快搞定高林、搞定《收获》编辑部。</p>

戈文没有办法在等下去了,艾青不认同、臧克家不认同没有关系,只要冰心赞同、只要卞之琳赞同那就可以了。相信有了这两位前辈的赞同,最起码可以让高林对《崛起的诗群》一文的观不再向之前那样无法确定。</p>

这样自己就有了继续努力的可能性</p>

戈文看着自己整理好的冰心和卞之琳等几位赞同自己观的诗坛前辈的回信,看着那从茫茫信封堆里挑选出来的十多首朦胧诗诗歌作品,长长的出了一口气——</p>

成败就在此一举</p>

如果明天依然服不了高林,如果明天依然无法从高林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他就真的要找第二条出路了</p>

书桌上的台灯发出淡淡的黄sè光芒,照在戈文的脸上,只有坚毅一片。</p>

自从上次总结过自己的不足之后,就认认真真的打算要以后每天两更的,哪怕第一天晚上赶不及,第二天都要补上。</p>

结果只是仅仅坚持了四天,生物钟就紊luàn了,这几天上火上的整个嘴都肿了起来,吃饭成了问题,咀嚼很困难。心情烦躁之下,干什么都无法全神贯注。</p>

再然后就是昨天只更新了一章……这个实在是对不住大家了。</p>

等一两天身体恢复过来,再两更吧,现在的状态实在是无法熬夜了。希望大家能够理解。</p>

最后,求各位童鞋的祝福和安慰</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