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燧发枪(1 / 2)

加入书签

 完成了经济改革之后,张元彪的压力顿时就少了很多,除了定期询问自己的老婆黄婉薇赚钱的情况外,就是在军营里泡着,把那些军头们隔三岔五地叫到一起开会研究战术.

临清千户所的名义上军户只有一千一百人,张元彪的队伍扩充很快,但是实际编上军籍的人并不多,大多数的地痞流氓组成的劳动大军没有舍身为国的思想觉悟,所以除了城市卫队那些交不上粮的军士为了逃避家破人亡哭着加入了临清军军户以外,就是张元彪那些老兄弟各个成了军户,这样理论上的军户人数也不过五百人,对于掩饰自己的实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虽然账面上的人少,但是实际控制的人多,这些多出来的军士整日操练,被张元彪银弹攻势蒙住双眼的临清卫所的指挥使看到临清军协助维持治安一门心思挣钱,也懒得管这些破事.

至于临清军名义上的几个旧百户,都在这次的经济改革之中安排到了清闲的商号当领导,朱大志给众人洗脑再三,一帮人也知道打仗那是不容易,就纷纷表示愿意在赚钱的岗位上鞠躬尽瘁,如此一来,临清军的全部指挥权除了作为名义上官的朱大志,其他的权力尽归张元彪.

崇祯四年七月,张元彪盼望的燧发火铳终于在临清军器械所的研发下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当十杆燧发火铳被送到临清城外的大营中时,激动的张元彪招来了他的军官们来品鉴这个不得了的发明.

“大人,这火铳没有火绳,真是新鲜.“王树正捧着一杆燧发火铳说道:“不知道这个是如何发火的?”

“碎石。”张元彪笑着说:“走吧,我们去校场上试试,这样的火铳将是我临清军未来的标准装备,今天喊你们来,就是让你们都试试,找找毛病,提提意见。”

一行人拿着火铳到了校场,十个张元彪的亲军负责给这些火铳进行装填,在拉好击锤之后,纷纷把火铳交给了身边的军官们,一时之间火铳轰击之声不绝,直打的对面的木牌炸裂,接着就是不停地换装弹药和射击,直到没杆火铳射了五次之后才放下火铳回到营帐开会。

“这火铳是咱们临清军的未来制式装备,因为不需要火绳击发,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少了很多的准备,而且是火石激发,军士们在对峙的时候也不用老惦记着火绳的燃烧,如此一来射击的效率会增大不少。”张元彪洋洋得意地说:“和火绳枪相比,燧发枪最大的优点,不仅不用担心夜晚有燃烧火绳的光和火绳独特的气味暴露目标,而且射速更快、口径更小、枪身更短、重量更轻、后坐力更小、射程更高。总之是好处多多,大家以后慢慢就会发现这些好处。”

“这火铳比现有的鲁密铳强多了,打起来很顺手。”王树正说:“只是刚才射击的时候几次没打着火,虽然停一下再把那击锤拉好就成了,但是我们平时练习的齐射,我怕很多军士在齐射的时候或许根本就感受不到自己的火铳是否已经射出了铅丸。”

张元彪当然知道这个最大的问题,这些火铳的发火率已经能达到八成,算是不得了的好成绩了。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片的猛烈运动与火石磨擦发火,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较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燧发枪配有火石自动打火装置,不怕风雨并不须事先火绳点火,发射速度与精确度大为提升,但是问题就是在于发火率,发火率有极限,但是现在能达到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再往后的改进就是发明了雷汞火帽,发火率再一次得到提升,那都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技术了,化学知识都是皮毛,去哪里鼓捣这些东西,只能通过尽可能地改进现有的燧发火铳来提高射击效率。

“王树正说的这个事很对。”张元彪说:“这燧发火铳的有点很多,缺点也是很多的,但是在未来的战争中,燧发火铳取代火绳火铳是必然,你们也在下发火铳之后勤加练习,看看能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对于能实现燧发火铳射速提升的改进,我张元彪自己出钱给奖励,一个我认可的改进,赏银五十两,你们带队的军官也是人人有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