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明港(1 / 2)

加入书签

 非著名的权谋书籍《罗织经》就说了一句大大的实话,叫“没有雷霆手段,莫显菩萨心肠”。这句话的水平极高,很多穿越者写下的小说都是一味的菩萨心肠,干点好事就以为自己得到了所谓的民心,那都是错误的,没有足够的惩罚报复的手段,只会得到哪些“淳朴百姓”的索求无度。

张元彪从北京城杀出来后,数次被所救的百姓恶心到,那些欺软怕硬的小老百姓如果见到的是凶残的建奴各个犹如羊羔一般的柔弱任人使唤,而遇到讲道理管他们死活的张元彪部,则是想着获得更多的东西,这些惨痛的教训也使得张元彪不再相信什么民心,那些玩意都是地位达到一定程度后包装自己的虚幻玩意,而实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

陈浩南带着土匪队伍在附近的山中巡查,他们都扛着火铳拿着腰刀,咋咋呼呼走着,遇到了百姓就上去盘问,还会推搡着翻看他们采集到的东西。

“几位大爷。”可怜的樵夫父子跪在地上说道:“我们都是附近的良民啊,哪里对不住各位大爷,只管说,我们改就是。”

“妈了巴子。”陈浩南的一个手下,用辽东话说道:“老子们从登州活不下去,来这边占个山头,干些替天行道的买卖,以后这边的山地里的东西都是老子们的,你知道不?”

樵夫父子吓得不敢吱声,就听得那个辽东口音继续说道:“回去给你们村里的富户说一声,过几日就去他们府上借点粮,咱们这山寨是及时雨宋江哥哥带着干的,他们要是不从,妈了巴子,老子们就来个三打朱家庄。”

樵夫父子点头如捣蒜。

“你个疯狗。”一个山东“土匪”说道:“为啥要三打朱家庄?还要打三次啊?那不是说咱们打不过这个小村子?你这瞎说啥?嘿,这个后生倒是有把子力气,来吧,跟着我们在山上替天行道吧,到时候也给你弄个媳妇,夜夜当新郎咋样?”

那樵夫父亲吓得连连磕头说:“各位大爷饶了我们父子,饶了我们父子啊。”

身边的“土匪们”哈哈大笑,惊起了树林中的小鸟乱飞。

“都滚。”陈浩南从后边走过来,一脚踢倒了那个拉人当新郎的家伙,那个“土匪”也是极其夸张地扑倒在地,不满地看着身后的陈浩南。

“你这傻缺,宋江哥哥怎么教你的?让你拉后生入伙?”陈浩南喊道:“咱们替天行道,杀富济贫,那才是正事,你为难这出力的人干啥?”

几个“土匪”都害羞地低下了头,十几个身后的“土匪们”也是纷纷指责。

陈浩南走到樵夫父子身边扶起来二人,说:“老丈受惊了,我替那弟兄给你道歉啊,你不要和他们一般见识,咱们宋江哥哥在这边就是替天行道,杀富济贫,不会为难你们,你们这就收拾东西下山吧,以后不要来山上乱跑,否则下次遇到了想要上山入伙的弟兄找人纳投名状,这小命就不保了。”

这投名状就是山贼入伙的保证书,一般就是找个人杀了提着人头上山,意思就是自己已经犯了命案,那是断然没有回头的余地,当初林冲上梁山也被白衣秀才王伦要求纳投名状,这玩意很是血腥,谁碰见谁倒霉。

樵夫父子扔下了木材和斧头就疯狂地跑下山,只留下十几个“土匪”一边看一边笑。

这样的小队有八支,这些天都在山中走动,见了人就表演抓人入伙或者找人“纳投名状”的戏份,然后再假仁假义地把人放回去,偶尔遇到油滑一些的,还给几个铜板让他们回到村里编个故事,说山上的土匪杀人了,以此来蛊惑人心,让人不敢随便到山中来。

随着港口规划的确定,临清商会的车队就把战俘和招募的登州受难民夫往这边输送,临清商会的林大头派来特使,直言此地除了私盐和咸鱼外,没有什么东西能带回去,利润奇低已经是赔钱地输送了,而且人越来越多要吃粮食都是从莒州买的,声称要削减这边的马车,无奈的张元彪只能让汤敏核算成本,开始真金白银地给林大头付运输费,这样的开支是毫无受益的,而且在可见的将来也是在逐步扩大的。

这样的情况被李国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数次劝谏张元彪暂缓建设,或者不要送那么多的人来此地,但都被张元彪拒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