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视察随官屯(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崇祯六年五月七日,晴。

此时的登莱战役已经画上了句号,历史的发展居然惊人的相似,孔有德带着自己的手下从登州城逃窜,经水路去了辽东,投靠了他的死敌后金。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孔有德没有了退路,除了投降后金以外实在是没有办法给自己的手下谋个生路。

对于明军来说是个可有可无的棋子,孔有德到了辽东就成了投降模范,被皇太极授予了大大的官职,还让他继续统领自己的手下,如此的胸襟和决断,简直就是给明朝的军人们画下了大饼,其影响力不亚于千金买马骨的那个谁,此后投降的明军将领越来越多,真的是每人再给抠门的老朱家真心卖命了。

这样的可怕事件发生,更大的影响是老朱家和朝廷的阁老们不敢随意处置那些握有重兵的将军们,特别是辽西的军阀们,因为稍有不慎这些人就能卖了山海关投靠后金,让人想想都觉得可怕。

从此明朝政府日益羸弱,军头们纷纷冒起,一个个怪物把明王朝逼到了角落里瑟瑟发抖。

临清军副指挥使张元彪再次离开了临清城,带着手下的二十几个亲兵押运一大笔银两前往随官屯视察,当然,随之而去的还有一些老式的火绳枪,新的燧发火铳那是不能给。

这次去北地视察,一方面是看看随官屯备战的情况,因为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在崩坏的边缘了,能撑到崇祯十七年才灭国,完全是老大帝国的惯性在推动,可不能失去了北方的这个支撑点,否则再打过去就麻烦了。

凭借着临清商会运输队的便捷,一行人倒是没啥压力,整日就是在马车上呆着,偶尔也骑着马在远离城镇的官道上驰骋。

随行的还有两个从临清城招募的书画爱好者,一路上根据情况绘制舆图,这玩意可不能让人知道了,视同谋反啊。

明朝也是反智主义的集大成年代,靠着户籍制度把百姓都看在家里不让随便出去,只允许读书人四处游历,更是收缴了地图,也不许老百姓看地图,反正就是要出门就在官道上问着走,而百姓能看到的舆图也都是绘制的稀奇古怪,上边的内容只是告诉你北京在南京的北边,就这么潦草,至于那些山川地理一点也没有显示,从根本上就断绝了百姓探索世界的愿望。

以至于那些造反的农民军没啥章法,就是打到哪里吃到哪里,你若问他们北京在哪里,他们估计都不知道,所以明初的农民军都是到处乱窜,不知道哪里城池高大,也不知道哪里囤积粮草,乱哄哄打到了这个年月还在西北晃悠,一时半会难成气候。

张元彪可知道这舆图的重要性,就特别留意官道上的村镇位置,人口多寡以及那各地治所的样子,到了关键的地方,还会让车队先行自己带着画师数人去观摩一二,把这些地点的特征一一记录在舆图上,今后与后金军也好、与农民军也罢,少不了在这一路上展开拉锯战,到那时候多一些信息,就会少死不少人。

一行人就这么走了八日,终于在五月十五日抵达了随官屯南二十五里的地方。

陈近南带着一群壮实的汉子们在路边等着,五月的北方算是一年中的好时节,风吹过来凉爽无比,就是站在太阳下也没有什么灼热的感觉。

“大人,剩下的,就只能靠着骡子搬运了。”陈近南站在张元彪身边,看着忙活的人群,低声道:“这边的小路被改成了田间小路,马车都走不了。”

张元彪看着大片的麦田和在田间忙活的农民,说:“这样也很好,现在安全第一。”

随官屯的防务工作很到位,简直太到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