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谁说番薯不好?(1 / 2)

加入书签

 张元彪和这个段公子一路上相谈甚欢,所聊的也多是番薯的种植情况。

说起这个伟大的植物,简直是对华夏百姓有再造之恩。

比起这个时代北方一亩地的产出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二石,换算成市斤(500克)数就是三百余斤,南方的水田亩产高些也不过五百斤,而番薯的产量简直是吓人,春季播种的番薯能达到可怕的三千斤,而在建国后的产量能达到六千斤。

历朝历代都把增加人口视为政绩考核的硬指标,元朝的时候就明确的记载了增加属地人口的考核办法,而满清时代中国凭借着玉米和番薯的助力,硬是把人口从不足一个亿提升到了清末的四万万。

只是这个神奇的植物当成主食来吃,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发黄,而且这个番薯除了提供热量以外没啥营养,以至于八国联军打入之时,所见都是瘦骨如柴脏兮兮的百姓,玉米和番薯只能缓解肚子饿,却是不能让人活的潇洒啊。

张元彪一直想要在山东引入番薯种植,最少先把山东的百姓给喂饱了,如果将来有余力,也能大量囤积这些番薯,应对来自西边流民的威胁,毕竟是有了粮食,那些被裹挟成了流民的人就能消停一些,只消得缓上一年,就能瓦解了这些农民军的锐气。

二人正说话间,就来到了醉仙楼外,那边门口招揽客人的店小二见到了段公子领了一个朋友大步走来,自然是欣喜地上来说些客套话。

“段公子,您来的真好,小店今日有新鲜的鱼虾送到,给段公子尝尝鲜?”店小二熟练地把二人让入店内,一些坐在大厅中的食客,见到段公子进来,也是纷纷起身打招呼,段公子也一一回礼。

“小二,我俩是要有要事商议,二楼可还有雅座?”段公子问道。

“不巧了,段公子。”小二答道:“二楼让胡员外给包了,咱们在里边坐怎么样?”

“胡员外?”段公子一脸的不爽,分很多:“这家伙,好大的派头,我上去会会他。”

店小二有些局促,讷讷地说:“段公子,段公子,上边还有几个衙门的书吏,咱们就不要上去了,在里边我给公子收拾一间雅座。”

还不及店小二拉扯,段公子就对着张元彪抱拳道:“这位兄台先在此等我片刻,容我上去说几句话。”

张元彪不知道这段公子和胡员外的故事,也就笑道:“段公子,你只管上去,我在楼下等你。”

段公子甩甩衣袖就往楼上走去,张元彪眼见如此,就招呼店小二过来上茶,也不去那雅间,就坐在靠近楼梯的一张空桌子旁听着楼上的动静。

接着就是一阵的争吵,旋即就是摔东西的声音,直接把屋里的人都镇住了,纷纷往上边看去。

正在此时,郭峰带着两个人从大门走了过来,看到张元彪就招呼店铺伙计把木匣子拿过来,一个略胖的中年人也不管上边的争吵笑嘻嘻地小跑过来说:“张大人,小的是临清商会肃宁县管事包大忠,这次大人来,小的没有收到消息,死罪死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