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再上海军本部(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崇祯九年三月,从南方战线返回的张元彪在临清处理完积压的政务后,委任了黄岭担任临清地区的主管,让自己的两个老婆当监军,再留下了李国藩执掌军务,确定后方稳定后,就开始启程穿过山东腹地,前往日照地区,全心全力去敦促海军的开发。

一路上还是老办法,经过各个山寨,鼓励越来越多的土匪军保护好地区道路,仔细清查当地的田亩与人口,还应该努力学习认字的本领,得到了官兵的一致认可,当然,除了说这些没用的,张元彪所到之处管够的伏特加和大量的赏赐也是助力之一,这样的施恩机会自然是要亲历亲为,万万不可假手于人,否则不知道要出来几个袁世凯。

现今的山寨数量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三个,其中在河南的有十七座,其余的都在山东的山区或者交通要地,平日除了剿匪训练之外,就是到处刺探消息,俨然成为了山东地界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势力,只是没有下山袭扰各地,所以官府也没有收拾这些土匪的想法,因为吃亏的就是商人,这些山寨所把持的地区,基本上除了临清商会的车马之外,其余的商业活动基本上都被终止了。

要运货,不选临清运输公司的分号马车,保不准出门就被山上的土匪征收“过路费”或者被土匪直接就连人带货都给扣了,所以山东地区的运输被张元彪的手下把持了,大的商号就开始按照这些山大王的要求上税,一来二去货物价格上涨,造成了临清商会的大量倾销,干的本地商户苦不堪言,只能选择与临清商会合作。

不是没人想着找事,几个青州的大商家心里没点数要凑钱找人去剿匪,青州左卫的官军知道那土匪军的厉害坚持拒绝,商家们便去走知府大人的路子,青州的巡抚大人调查了一下,发现是商户与土匪之间的狗咬狗,土匪安分守己就是收点过路费,别说什么破家灭门的事情发生,就连本府的绑票勒索事情都少之又少,土匪们在山上风评不错,知府大人反倒是想去收编了这些土匪军充当本地募兵,却是被土匪们拒绝了,此事在当地也是奉为神奇。

张元彪一路走走停停,还在沿途大肆撒钱,直到了五月才赶到了日照东明港。

海军的发展那是倾注了临清军财政的百分之四十五,这二年数次的单项支撑预算都不知道批了多少,从造船到铸炮,再到人员的招募与训练,海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脱产单位,他们的船要是去打鱼,捞出来的水产卖了钱都不够这一路出航的船只折旧与人员工资,所以海贸巨大的利润之下,那是巨大的投入,而且在现在看来,海军也是没有任何的产出。

距离上次来到东明港,已经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在西侧五里处,海军设置了一个招待点,规格却是不一般的高,说是五里铺,到了地方看到的却是一个小型的混凝土堡垒,隐蔽在树林之中,远远看去能屯兵一百,若是上边有大炮的话,足以防备一千明军的围攻。

在此地等候的海军将领们见到了张元彪的马车,纷纷出来迎接,海军总督和各位将校都穿着蓝色的制服,身后警戒的水兵也是站了一片,随着传递讯息的哨骑飞驰而去,越来越多的人从堡垒出来,慢慢地把堡垒外部汇成了蓝色。

在蓝色的制服中,有几个亮眼的红色在人群中穿行,这是汤敏那些文官们,他们都是当地军政的管理者,身份上比海军们要高一个档次,自然是站在队伍的最前方,静静地等待着张元彪的到来。

随着一阵阵欢呼的喊声,礼炮齐鸣,海军军乐队还在一侧用笛子和小鼓演奏了海军进行曲,用着海军刚刚设立出来的最高礼仪迎接海军的真正主人张元彪的到来。

“挺像那么回事。”张元彪跳下马车,对着汤敏说道:“这个曲子不错,你们现在演奏的还可以。”

“都是大人指导的好。”汤敏笑道:“大人文曲星下凡,自然是事事都能万无一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