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失控(1 / 2)
近年来饭圈文化当道,成为流量明星的倚仗。与过往的追星文化相比,饭圈文化复杂得多。</p>
以前的追星族表达方式不过是买唱片买电影票看演唱会,即使是歌友会之类的组织也相对松散。饭圈文化里的粉丝们则会为偶像买周边、租广告位做宣传和投票,还会在各种平台上充当明星的流量推手,成为流量明星的生存土壤。</p>
他们花钱的地方更多、花的钱更多,同时更具组织性,并因此形成利益圈层。这当然跟网络时代有关,依托社交平台,粉丝可以迅速聚集并形成合力。</p>
粉丝追逐偶像,原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如果偶像的自我实现过程与粉丝的成长之路相契合,更可以印证榜样的力量。但饭圈文化却逐渐变味成怪圈。</p>
一些流量明星自身劣迹斑斑甚至触犯法律,只是饭圈乱象的一部分。粉丝的“撕”与“黑”,近年来几成流行。比如同一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对峙。</p>
影视剧男女主的粉丝撕“番位”,还有控评、屠版、互踩、挂黑、造谣攻击、集体人肉与网络恐吓等做法,让饭圈文化乌烟瘴气。</p>
饭圈的构成其实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但从近年情况来看,饭圈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发令人担忧。</p>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袭,既关乎“心”也关乎“金”。</p>
对自家偶像的无条件维护和强烈的排他性,动辄诋毁和辱骂其他艺人,与别家粉丝骂上几天几夜,不但浪费时间,也让人难以摆脱狭隘价值观与暴戾之气。长期浸淫于饭圈文化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可想而知,甚至会在非黑即白的导向中漠视法律与人性。</p>
沉迷于偶像情结的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个体,失去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失去是非观念和基本的法律意识。</p>
饭圈文化甚至会侵蚀教育,此前有教师组织三年级小学生为自己偶像应援,可谓师德尽丧。一些学习类APP包含大量追星内容,也引发争议。</p>
饭圈还是一个吸血的场域,为心爱的明星一掷千金,放在二十年前是社会新闻头条,可如今却成了饭圈主流。</p>
开销并不仅仅是买专辑买周边,还有很多看起来非常无谓的花费。这些花费打着集资的名义,将粉丝的行动力当成一种宗教仪式般的考验,大到策划活动,小到偶像活动现场的花篮、易拉宝,都是集资的一部分。</p>
至于集资租城市地标的大显示屏、搞无人机灯光秀,甚至租直升机等原本只在言情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景象,如今也已司空见惯。</p>
并没有经济来源的青少年,会盗用父母账户,或借用他人身份证进行网贷,为偶像集资打榜、送应援礼。</p>
甚至有农家孩子将关乎生计的买种子钱也拿出来应援,这种动辄千万元的集资,并没有完善的财务监控,因此挪用公款、做假账乃至卷款潜逃等事件层出不穷。</p>
比如之前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投票环节设定为只要购买指定乳制品并开盖扫码,粉丝就能为偶像投票。</p>
于是粉丝们整车整箱的买奶拧盖投票,然后将奶大量倒掉。还有粉丝会大量购买偶像亮相的当期杂志,却只付款不要求发货,以此推动销量。有饭圈为艺人集资买一期杂志,销售额甚至会高达两千多万元。</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