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再战(上)(2 / 2)

加入书签

又是一天过去。用完晚饭的杨浩又是接到消息。</p>

张金称已经攻下宗城,这个血腥的屠夫将全城尽屠,全城百姓逃出来的不足一百。从清河尚能看见远方的天空,一片火红。那是用无数百姓的生命、鲜血堆积起来的火红。</p>

“殿下,早些去歇息吧。”小喜有些担心的道,她深怕秦王累坏了身子。</p>

“唉,我愧对清河百姓哪!”杨浩脸上怒色不减,他猛地锤在城墙之上,顿时手指上渗出血来,可是他不曾发觉。天下的那一轮明月,你可知我心?他走下城墙,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p>

忽地,小喜一声尖叫,拿起他的手腕,只见上面已经是染红了一片。小喜忙细心替他包扎了。</p>

次日寅时,杨浩醒来,在皓月的光辉下,杨浩看见小喜却是趴在案几之上,睡得香甜。</p>

他轻手轻脚起来,将小喜抱到床上,为她掖好被子,这才起身洗漱。他到了书房,阅览着,忽地,一个名字映入了他的眼眸,他忍不住微笑了,隋末河北的一名名将,竟是在清河!他拍了拍头,暗想自己这几日竟是忙了糊涂了。史载,此人率军作战,七百余次,竟无败绩!可是隋军越战越少,而盗匪却是越来越多,剿了这边,那边又起。后来此人随杨义臣讨贼,曾经一度稳定河北形势。可惜后来杨义臣被皇帝召回,窦建德等人势力复振,后来此人力竭被擒,犹骂贼不已。窦建德曾释而礼之,本欲用此人为贝州(即清河郡)刺史,但部下纷纷请杀,此人又是一心求死,终于被害,年仅三旬。</p>

杨善会!杨浩轻轻念道,他拿起那份文案,此时的杨善会却是在鄃县。他当即在文案上批注几句,令值夜的士兵速速递往鄃县。</p>

清晨的阳光终于到来,杨浩伸伸懒腰,恐怕今天会将是血雨腥风的一天。恰好小喜端上早饭,他匆匆用过,丝毫没有注意小喜一脸通红。</p>

“殿下!”当杨浩走进兵营,来整匆匆赶来过来。</p>

“士兵操练的怎么样?”杨浩问道,如今的关键,是先要击破这些盗匪,还清河百姓一个安宁。</p>

“唉,殿下,这些士兵平时散懒惯了,不过已经进步不小,只是人数太少,要想击败张金称,还是难。”张金称虽然人员战斗力不是很强,可是毕竟人多,蚁多咬死象的道理他还是懂的。</p>

是日中午时分。杨浩刚食过饭菜。一名士兵匆匆赶了进来,道:“殿下,张贼已经率兵渡过清河。”士兵说的清河乃是清河县城西边的一段河流,隋帝开凿运河,其中一部分为永济渠的一段。</p>

杨浩听了,当即起身,吩咐道:“速速召集众将,城墙议事。”</p>

不一刻,来整领了张奇、吕风、韩猛三人前来,张、吕、韩三人都是随杨浩前来清河郡的侍卫。在杨浩的指示下,来整挑选了其中的佼佼者,来协助自己训练军队。</p>

终于,天边处,渐渐变得黑了起来。黑雾渐渐逼近,城墙上的众人不由冷吸了一口气,这次,才是真正的战斗。</p>

倏地,黑雾散开,当年奔出几名身着铠甲的人来,为首的赫然是张金称。</p>

杨浩终于动容。远处,张金称也不多话,将部队分成几份。一时间,匪盗鼓噪之声响成一片,更有一些匪盗不知道从那里弄了打鼓,敲打起来。</p>

“兄弟们,冲啊!打破清河,兄弟们尽情掠掳三天!”张金称一声大喝,群盗纷拥而来。,更有一些盗匪架起云梯,丝毫不顾激射而来的飞箭,奋勇的将云梯架在城墙之上。</p>

“杀!”来整拔出长刀,顿时有士兵推出滚烫的油汁,倾倒下去,顿时一股胡臭味传来,无数匪兵被烫的肌肤溃烂,更有甚者露出森森白骨,倒在城墙下打着滚,痛苦的哀嚎,可是更多的匪兵冲了上来,再度架起云梯,奋不顾身的攻上城墙。</p>

守军中,有的人忍受不住那令人恶心的味道,呕吐起来。</p>

终于,清河守军油汁告竭,他们随即搬起大石,狠狠的砸了下去,匪兵们哀叫着,倒了下去,头颅被砸了一个大窝,红白颜色顿时咕咕冒了出来。</p>

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p>

张金称终于撤军,这一天他损失了云梯百余架,收获是五百余具尸体。黄昏的斜阳映射着城墙,无数尸体,凝固的红白之物,微风轻轻吹来,一股血腥味蔓延开来,显得无比的悲凉。</p>

是役,清河兵死亡近十余名,重伤者二十余人,轻伤无数,其中杨浩赫然在内。本来诸将劝他回府,可是杨浩却拒绝他。如今匪兵压境,他若是不在,不知情的还以为他杨浩贪生怕死,逃之夭夭,若再有有心人可以宣传,说不定这清河城倒不攻自破了。更何况,他还想驰骋疆场,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p>

是以他一直留在城墙之上,与匪盗搏斗,不慎被飞箭射中手臂,虽无大碍,但流血颇多,看起来很是吓人。</p>

太阳已经淹没在群山之中,月亮渐渐升起。</p>

清河县衙。</p>

崔宗伯一脸紧张,道:“殿下以后切莫亲自犯险哪。”</p>

“好了,这点小伤,没有事。崔先生不必紧张。”杨浩笑着,他喝了一口奶,道:“不知饭食是否已经准备妥当?”</p>

崔宗伯笑道:“殿下放心,饭食早已准备好了,想必此刻将士们已经吃上热腾腾的饭菜了。”</p>

“有劳崔先生了,如今国事多艰,他日本王若是平定了天下,定不负先生哪!”杨浩笑道,他站起来,招呼道:“崔先生辛苦半天,一道用膳吧。”</p>

“多谢殿下!”崔宗伯笑着,却是默念着适才杨浩的话语,他的心中,有一丝蠢蠢欲动。(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