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冰释(2 / 2)

加入书签

“是。”那女子笑,正是窦建德之女窦红线,“不过父亲有几点疑惑。”</p>

“哦?说说看。”杨浩取来两个杯子,笑着询问她:“喝点酒暖暖身子?”看见窦红线点头,这才将酒杯斟满。</p>

“父亲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窦红线问,这也是她所奇怪的,憋在心里,不如问个清楚。</p>

“如今的局势,各地虽是义军蜂拥而起,可是也有不少死忠于皇帝的人,我需要你们对付他。”杨浩简单的说,瞅了一眼窦红线,她正沉思,“可是,你不是忠于朝廷的吗?”</p>

“哈哈。”杨浩大笑,随后压低了声音,道:“孔子曾云‘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水正如大隋千千万万的百姓,而舟则是我大隋朝廷。我忠于的,乃是要造福百姓,只要人民富足,藏富于民,何愁国家不强,何愁万邦不贺。”杨浩说着,站起身来,在他的心中,自有一个宏图伟业。他有些忘情的描绘着画面,是比大业前期更为强盛的王朝。</p>

“可是,皇上不是你伯父么?”窦红线喝了一口酒,有些奇怪的问道:“不忠于皇上岂不是不忠于朝廷!”</p>

“你错了!”杨浩笑,他坐下,喝了点酒,这才道:“大隋并非皇上一人之大隋。”</p>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窦红线笑了,满含深意的看了杨浩一眼,道:“这天下怎么不是皇上的?”</p>

“可是后面还有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杨浩笑,他看了一眼疑惑的窦红线,道:“先帝,也就是我的皇爷爷,创建大隋,更是一统南北,声震大漠,万邦来贺。那是何等的荣耀!可是如今,四处烽烟,百姓流离失所,大隋江山不保。试问,我若是杨家儿孙,最大的孝道是什么?”</p>

窦红线感受到杨浩的目光,不觉低下头去,想了一想,道:“保住大隋不灭,则文帝九泉之下,也当含笑有此儿孙。”</p>

“不错!”杨浩站起,目光坚定,“所以我保住大隋江山,才是忠于朝廷,忠于杨氏!”</p>

“啪!”的一声,忽然大门被打开,只见两个人缓缓走了进来,赫然是杨善会与来整!</p>

“你们?”窦红线愕然,手偷偷的藏入袖中,低喝道:“想不到你竟然暗中算计我。”</p>

“不是!”杨浩轻轻摇头,低声道:“我如要杀你,还需这般大费周章?”说着,他看着渐渐逼近的两人,也是暗暗提防,心想这两人莫非约好了来杀自己?</p>

来整脸色沉重,望了杨善会一眼,这才缓缓的走上前去,他穿过杨浩安置在中央的书桌,愣愣的看着杨浩,忽地,跪下,道:“王爷!”</p>

“来将军这是何意?”杨浩上前扶起他。</p>

“王爷!”来整站起来,顿了一顿,道:“今日末将方知王爷心系黎民,心系大隋天下。日前末将有失礼之处,还请王爷海涵!”</p>

“哈哈。”杨浩闻言大喜,走上前去,按住来整肩头,感受到来整的心意,杨浩道:“有来将军相助,天下何愁不平!”说着,他看着走近的杨善会,取过几个杯子,斟满了酒,喝道:“今日两位将军能明白我一番心意,实乃大隋之福也!来,我等干上一杯!”</p>

“谢王爷!”两人齐声。</p>

“我也要喝一杯!”窦红线感受到众人的诚意,上前一步,笑道。</p>

“王爷,这是?”来、杨两人疑惑,不约而同的问道。</p>

“哦,一个朋友!”杨浩有些尴尬的回答。</p>

“怎么,不欢迎?”窦红线看着杨浩的模样,暗自偷笑。</p>

“欢迎,欢迎!”杨浩咳嗽一声,为窦红线添满酒。</p>

“干!”窦红线的声音响起,众人大笑着,一干而尽。</p>

“王爷,你有事在身,我就不打扰了,告辞!”窦红线一笑,随即一个飞身,消失在茫茫夜色。</p>

“啊,好身手!”杨善会赞道。</p>

“哎,你!”杨浩忽地想起一事,赶上两步,扑到窗外,大喊着,可是那人已经消失不见。(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