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恙(2 / 2)

加入书签

“崔先生有什么事就明说吧。”杨浩喝了一口水,对方既然给了自己好处,肯定有什么事。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给予。“你我都是熟人了,不必那么客套。”</p>

“呵呵。”崔宗伯脸上堆起笑,道:“不知王爷是否有空,我备了一些好菜,想请王爷赏光。”</p>

“哦?”杨浩倒是诧异了,暗想难不成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事情非要在他家中说?他略一沉吟,想起那个许久未见面的女子,不觉应允道:“那就有劳崔先生了。”</p>

府衙外,早就有崔宗伯备好的车辆。</p>

马夫一声吆喝,车辆慢慢的在青石板砌成的街道上缓缓而行。左转右转,听着街道上百姓的欢声笑语,杨浩心中,倒也欣慰。他自从来到这个乱世,通晓这段历史的他只是为了不想沦为宇文化及的傀儡皇帝,落个受制于人最终被杀死的命运。可是后来,他慢慢的看清了世事的险恶,看到了许多人家的悲惨命运,妻离子散。使得他萌发了平定乱世,还百姓一个安定祥和的大隋。当然,更多的是,他遇见一些知心的朋友,还有红颜知己,为了他,不惜违抗父意,更有为他付出生命的人。何其幸也。</p>

忽地,车辆一滞,竟是到了崔府。这是他第二次到崔府。</p>

迈步进去,满眼是富贵华丽,可是装修的绝不庸俗,更显出一股庄严出来,看来崔府的建造是得高人指点。</p>

在崔宗伯的带领下,两人走过假山,走过从城外运河接入的小河,这才到了大厅。</p>

两人各怀心事的聊了一会,无非是日后加强合作云云。</p>

两人聊了半响,管家上前禀告:“老爷,酒席已备好。”</p>

“王爷请!”崔宗伯笑,亲自在前带路。</p>

说是酒席,可是只有几个人而已,除却杨浩、崔宗伯两人,还有崔家的长子崔鼎元,次子崔鼎新。不过市间传闻崔鼎元沉迷酒色,不成大器,倒是那年方十五的次子勤读诗书,颇有大志。</p>

杨浩应酬着众人,脸上堆起笑容,可是他的心中,隐隐的想起那个女子,有些心不在焉。</p>

崔宗伯淡淡的一笑,道:“光是吃酒,也有些乏味,不如叫珺然来弹上几个小曲。”</p>

崔鼎元惊道:“父亲,怎可……”</p>

崔宗伯截住他的话,道:“王爷赏脸,正是我崔家福分。不多多嘴!”</p>

在一旁伺候的管家忙躬身退出。</p>

“王爷,小民敬你一杯!”崔鼎新笑着举杯。</p>

“喝!”杨浩举起酒杯一口喝尽,然后看着崔鼎新,长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倒是有福之像,不觉赞了两句。</p>

崔宗伯笑着谦虚了几句,却是发现崔鼎元脸色一沉,直拿眼神示意崔宗伯。</p>

这时,管家却是回来了,还带着崔珺然的贴身丫鬟。</p>

“珺然怎么没有来?”崔宗伯愕然问道。</p>

“老爷。”丫鬟眼神一扫,在杨浩的脸上停下,微微皱眉,有一丝不满,道:“小姐身体不适,不能前来。”</p>

“怎么病了?”崔宗伯问道,心中微微叹息。他知道女儿的心思,也知道女儿有些不满。所以他从老君观回来之后,就想了办法请杨浩过府一聚,那里想到崔珺然竟然身子不适?他有些歉意的看着杨浩,道:“这个,还请王爷见谅。”</p>

“不妨。”杨浩摇头,道:“不知珺然是否请了大夫,可有大碍?”</p>

那丫鬟冷冷的答道:“小姐只是一个平凡人,不值得王爷费心。”说着,丫鬟却是一个躬身,对着崔宗伯道:“老爷,小姐身体不适,奴婢告辞了。”</p>

崔宗伯喊了几声,那丫鬟竟似没有听见般,自顾的走了,“唉!这丫头让珺然惯坏了。”崔宗伯轻轻的叹息,拱手道:“还请王爷见谅!”</p>

“不知珺然什么病?要不要紧?”杨浩问,心中有一丝丝的紧张,想了一想,“崔先生不介意的话,我想去看看珺然。”</p>

“多谢王爷费心。”崔宗伯笑着站起,道:“王爷这边请!”(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