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安(2 / 2)

加入书签

哪天是十一月九日,也就是杨浩领着兄弟们刚出了清河,赶往荥阳的时候。</p>

两军战罢,多日来,连连鏖战,双方已经困乏不休,趁着战斗的间歇,两军都在休息,恢复着体力,以便进行着下一场的战斗。而此时,李渊的部将雷永吉趁着守军休息的间隙,竟然顺利的爬上了城墙!</p>

或许是一直存在的巨大压力,将官军压的死死的,犹如一根绷紧的弦,在看着雷永吉登上城墙的一瞬间,官军心中的那根弦一下子断了,崩溃随之到来,任谁也无法制止。即使那只是一个人,只要有几个武艺高强的官军上前,就能杀死他或是将其逼下城墙。</p>

长安城,就这样破了,大喜的李渊随即挥兵攻城,很快的,就控制了全城。李渊命李建成和李世民封存宫廷府库、收取隋朝的档案图籍,严禁士兵烧杀掳掠。</p>

十三岁的代王杨侑躲进了东宫,身边的所有侍从全部作鸟兽散,只有侍读姚思廉一个人留在杨侑身边。义军士兵攻进东宫,准备冲上大殿时,姚思廉挡在面无人色的杨侑前面,厉声喝斥说:“唐公举义是为了匡扶帝室,尔等不得无礼!”</p>

长安已经被攻破,姚思廉为了保住代王的性命,也只好代表朝廷承认现实、老老实实陪李渊玩一场“匡扶帝室”的政治秀了。</p>

李渊入城后,毕恭毕敬地把代王杨侑从东宫接到了大兴宫,然后自己住到了旧长安的长乐宫,以示君臣之别;同时废除了隋朝廷原来的所有法令,另行颁布了过渡时期的十二条约法。</p>

十一月十一日,就在翟让死的那天,李渊终于抓住了阴世师、骨仪等十多人,对于这些挖了他祖坟还有坚定的主战派人物,李渊宣布了他们“贪婪苛酷、抗拒义师”等多条罪状,随后将其斩首。除了这十几个“首恶元凶”之外,李渊对朝中百官都极力加以安抚,对长安百姓也是秋毫无犯。</p>

十一月十五日,李渊奉代王杨侑登大兴殿、即皇帝位,是为隋恭帝;同时改元义宁,遥尊远在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至此,大隋分裂成数个地区。</p>

十七日,新天子杨侑授予李渊“黄钺”、“符节”,任命他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p>

当年,隋文帝杨坚,就是这样夺走了宇文周的江山,历史,或许有着许多的相似性,</p>

随后,李渊任命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李建成被封为唐王世子,李世民任京兆尹、封秦公,李元吉封齐公。</p>

尽管长安的朝廷仍是姓杨,可是谁都知道,唐王李渊才是这个新朝廷真正的主宰,这不过是一场一场“匡扶帝室”的政治秀罢了。李渊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时机尚未成熟。</p>

首先,真正的隋朝天子杨广还在江都。尽管他的政治威信和统治指数已经降到了即位以来的最低点,可毕竟他人还活着;而只要杨广还在一天,李渊就要尊奉隋朝的正朔一天,否则他就变成了篡位谋反的乱臣贼子,他所有的行为都是不合法的,是叛逆,所以必须尊代王为帝,这样,可是将旧统治阵营中的那些人全部团结到自己的身边。</p>

其二,李渊只据有关中一隅之地。虽然他抢占了长安这个政治制中心,能够在新朝廷的势力范围内“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天下仍然四分五裂,大部分地盘要么被四方群雄割据、要么依旧掌握在隋朝的官吏和军队手中,最终究竟鹿死谁手还在未定之天。如果李渊在此刻称帝,势必授人以柄,成为各种势力攻击的焦点。</p>

所以,只有当杨广从这个世界上消失,而自身的势力足够强大、天下的形势也足够明朗的时候,李渊才可能把小皇帝轻轻抹掉,堂而皇之地登上天子的宝座。</p>

而这一切,有多远呢?</p>

此时,更遥远的西北方,一个人正舔着鲜血,虎视长安。(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