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天下(2 / 2)

加入书签

可是,时间已经不等人了。</p>

王世充已经攻破了东太阳门,带着士兵杀进了宫城。</p>

或许是天意,但是即使是元文都带着兵出了玄武门又能如何?连一个大锁都不能搞定的元文都,还能打败士气正旺,只能背水一战的王世充?</p>

王世充一入宫,所有的人慌乱而逃。“七贵”之一的兵部尚书皇甫无逸抛下老娘和妻儿,慌忙砍开右掖门,逃出东都。而卢楚则一头躲进了太官署(宫廷膳食),被王世充的士兵搜出,乱刀砍死。</p>

王世充长驱直入,开始进攻乾阳殿前的紫微门。杨侗派人登上紫微门楼,质问王世充为何带兵入宫。王世充下马致歉,说:“元文都和卢楚等人无端欲加害于臣,请诛杀文都,臣甘愿领罪。”</p>

杨侗无奈的看了看忙碌了半夜的元文都,还没有说话,只见禁军将领段达已经将元文都擒住,随即派人打开了城门。</p>

大势去矣!</p>

元文都不由大骂段达,他知道,段达这厮至少现在已经投靠了王世充,东都完了,皇帝也完了,可恨,当初赵王叫我一定要提防他们的,可是居然还是被反贼成功了,愧对朝廷啊!元文都哭泣道:“臣早上死,晚上就该轮到陛下了!”</p>

年仅十五岁的小皇帝杨侗当场恸哭不止,只能挥挥手让人把他带出去。还能怎样?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刚出门的元文都随即被王世充的士兵乱刀砍死。</p>

随后,王世充对洛阳进行了清洗,元文都、卢楚等人的亲戚悉数被王世充逮捕,全部砍杀。</p>

接着,王世充让部将立即接管皇宫的宿卫之权,然后入乾阳殿觐见杨侗。</p>

面色惨白的杨侗指着王世充说:“你擅行诛杀,未曾奏报,这岂是为臣之道?!莫非凭借手中兵权,连我也要杀吗?”</p>

王世充跪倒在地上,哭着道:“臣蒙先帝拔擢,粉身碎骨无以为报!文都等人包藏祸心,欲召李密危害社稷,因臣不愿与其合作,便深相猜忌,臣为情势所迫,不暇奏报。如果臣有二心、辜负陛下,天地日月为证,臣情愿被满门抄斩、一个不留!”</p>

杨侗终于被王世充的一番发誓赌咒彻底打动了,于是命他上殿,与之叙谈良久,然后带他一起晋见了皇太后。王世充解开头发,披散两肩,一再指天盟誓,称自己绝不敢怀有二心。杨侗当天就擢升他为左仆射,并总督内外诸军事。</p>

是日中午,王世充领兵将“七贵”中余下的赵长文、郭文懿抓住,斩杀,随后亲自巡城、安抚军心。</p>

此时,洛阳“七贵”死了四个,逃了一个,只剩下大权独揽的王世充和那个怯懦无能的段达。接下来的事情,顺理成章,</p>

至此,东都朝廷从此完全落入王世充的掌心。他命自己的兄长担任内史令,让子弟掌管兵权,同时让自己的亲信党羽入主朝廷的所有要害部门。一时间,王世充权倾内外,朝野上下无不趋附,皇帝杨侗被彻底架空。</p>

在随后的几天,王世充也接到了李密的消息,这厮与宇文化及在童山大战,虽然将宇文化及打败,可是损失也很重,而且,这只能够损失基本上都是李密的心腹、精锐。战斗力大为下降。春风得意的王世充,决定乘此良机攻打李密,一举消灭他。所以他掌握了军政大权之后,重赏将士、修缮器械。</p>

以前与李密的数次失败还历历在目,所以王世充知道,此刻的军中,对李密还是有恐惧感得,更何况,李密还收降了宇文化及的一部分军队,总部队只多不少,势力依然强劲。而洛阳,经过多次的战斗,兵源不足了。他招兵买马,洛阳还是不足三万人马,人数劣势,而且洛阳的粮食也不够了,所以他只能拼死一搏。</p>

如何提高士气?王世充想了一个办法。</p>

迷信,这玩意在很多时候,都是值得借助的东西。</p>

经过一番思考后,王世充就想到了这个办法。</p>

某日,王世充和众将士正商议军事;突然,一个叫做张永通的人说话了,一番很诡异、很神秘的话:“天灵灵、地灵灵,周公正显灵;尔等当整兵,共同击贼人。”所有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此人,不知道他究竟怎么了。</p>

又过了几天,这个张永通又疯癫了一次,而且说的话跟上一次一模一样。</p>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几天之后,这个张永通再次疯癫了起来,又重复了一次那些很诡异、很神秘的话。</p>

一时间,洛阳城内的隋军大营热闹非凡,所有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在众人均不明所以的时候,王世充站了出来。他召集起所有的将士,然后举行了一场盛大的仪式:由巫师来解读这件怪事。</p>

当天,晴空万里,上万名士兵散乱的站在一座高大的祭祀台下;台上则是巫师和一个巨大的火炉。一个身着巫师装扮的人站在那里。</p>

只见巫师紧闭双眼,嘴里念念有词,不停的挥动手中的拂尘。</p>

突然,他瞪大眼睛、看着远方,口中大声喊道:“吾乃周公,现命令左仆射(王世充)讨伐贼人、安定天下!如若从,则大功可立;如若不从,则全都得瘟疫而死。”说完之后,一个趔趄倒在地上!</p>

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良久,这才来到王世充面前,一齐跪下道:“请将军带领我们讨伐瓦岗,一举歼灭贼兵。”</p>

王世充微微一笑,举起手中的长剑,高声应答道:“好!我王世充一定不负所托。”(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