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再战(2 / 2)

加入书签

得到消息的杨浩知道此刻他也需要行动了,正是这个时刻,该攻打占据在博陵郡的历山飞了。</p>

历山飞其人,原名魏刀儿,大业十一年,随上谷郡的王须拔同时起义,兵马最盛时,足有十余万,后来王须拔死,余众归他统率,他占据深泽,在博陵郡、信都郡只见活动,窦建德为亡时,曾与窦建德有过利益上的冲突,双方有过摩擦。</p>

杨浩随即召开了军事会议,决定了出兵的方向,新婚的杨善会虽然一再表示要随军出征,还是被杨浩笑着拒绝了。</p>

此战清河郡精锐尽出,杨浩、李靖、苏定方、来整均随军出征。众人刚敲定事情,这时,镇守襄国的孔德绍派人快马送来军文,原来是杨公卿率领五万余人,攻打襄国郡。</p>

本来,杨公卿其人应该是早就投奔了王世充的,可是或许是因为杨浩的到来,改变了河北的局势,从而使得此人仍在河北一带活动,并未南下。其人仍活动在信都与赵郡一带,有两三万人。或许是因为襄国郡在孔德绍的治理下,渐渐变得兴旺起来,所以杨公卿这才来打襄国郡的注意,不过他知道清河的那个王爷很是厉害,就连窦建德等人都被他打败了,余部大部分被招安,由此可见,他的实力很强,所以,他只敢在襄国郡外围进行骚扰,掠夺,抢上一票就走,并不敢深入。</p>

听到杨浩领着三万大军前来的消息,杨公卿忙召开了会议。</p>

手下诸位将领均是一脸的沉重。</p>

当先发言的是杨公卿的心腹,也是他的亲戚,此人姓杨名叙,是他的侄子,作战勇敢,在军中仅次于杨公卿,使得一手好刀法,只听他开口,道:“大王,官军气势正盛,不如退回赵郡,与历山飞联手,先破官军。”</p>

其他将领也纷纷附议,均道历山飞拥兵足有十数万,在博陵、恒山等郡纵横,实力不小,可以引为后援,可颇官军。</p>

杨公卿深以为然,遂领兵退出襄国郡,与盘踞在位于赵郡北部鼓城的历山飞会合。</p>

六月初十,杨浩率领三万大军赶到鼓城,在城外三十里外扎营。</p>

次日,双方战于城外,历山飞骁将宋金刚出战,与来整交战。</p>

两人交手,开始颇有一番将遇良才,棋逢对手的感觉,可是那宋金刚居然很是骁勇,二十招过后,越战越勇,手中的宝刀一阵快过一阵,来整不敌。</p>

苏定方出战,同来整围住宋金刚厮杀。</p>

那边,镇守在城外,与历山飞形成掎角之势的杨公卿,下令部将杨叙出战。两边均是捉对厮杀,苏定方对阵宋金刚,来整对阵杨叙。</p>

四人四马,在沙场上搅得尘土四起,苏定方随杨浩日久,也练了一些虬髯客留下来的枪法,武功大为长进,宋金刚虽勇,可是苏定方不高的身躯中,竟是蕴含了巨大的力量,宋金刚越战越是心惊,拿眼一看杨叙那边,来整虽然敌不过他,可是对战杨叙,也是绰绰有余了。</p>

战到要紧时,宋金刚心中已经有了撤退的念头,可是这个时候,他却发现,苏定方居然向阵容跑去了。一边跑,一边还在向来整示意。</p>

宋金刚大喜,暗想苏定方也不过如此而已!想到此,他拨马就追,誓要捉住苏定方,然后乘势掩杀,一定能够打败官军。</p>

他拍马赶了上去,看看就要接近,他大喝一声,手中宝刀就要砍出,可是这时,苏定方一声暴喝,人在马上,身子却是一拧,手上长枪已是递了出来,直向宋金刚的胸前刺来!</p>

“回马枪!”杨浩微笑着点头,暗想苏定方的武艺果然大有长进,这招“回马枪”自己还不能施展纯熟,可是苏定方已经能运用到了这种地步!</p>

说时迟那时快,宋金刚手中已经递出的宝刀硬生生的撤出,在半空中回旋,速度竟是快的惊人。</p>

苏定方这一枪虽然可能要了宋金刚的小命,可是苏定方的手臂一定会断。那一刀,气势是如此的惊人,是生死时刻的一搏!</p>

苏定方无奈,只得撤枪再图,可是宋金刚却是毫不犹豫的向本阵奔去,并不愿与苏定方厮杀,只可惜了杨叙,尚未反应过来,就见官军掩杀而来。</p>

原来是杨浩见宋金刚败退,一挥手,示意大军掩杀而去。</p>

贼军反应不及,顿时被官军杀了个大败,直到城里的历山飞看见情况不妙,率兵出战,这才止住了颓势。</p>

不过杨浩此时已经撤军,对于他来说,今日一战,不过是试试历山飞的战斗力强弱罢了。(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