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降书(下)(2 / 2)

加入书签

“李唐?”杨叙应声,皱了皱眉,他才缓缓的道:“前些日子,听说唐军在浅水原大败,薛举一举夺得了高墌城,恐怕李唐这次很难了。”</p>

“嗯,本来,这是没有错的。叙儿,前几日,我刚得到密报,薛举已经死了!”杨公卿笑道。</p>

“唔,薛举死了?”杨叙大吃一惊,随即想了想,道:“薛举一死,那么太子薛仁果即位,侄儿听说他,与人无恩,生性凶戏,恐怕这下西秦军惨了。”</p>

“李渊老谋深算,是个狡猾的老狐狸,薛仁果黄口小儿,那里会是李渊的对手。薛举一死,西秦军可以说败局已定,只是时间早晚罢了!”杨公卿轻轻的一叹。想不到老子英雄儿不是好汉。(因为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薛仁果败亡的消息还没有传到河北。)</p>

</p>

“伯父,西秦军一灭,那么李唐尽占陇西,拥有了陇西精骑,大凉王李轨独木难支,早晚必亡。那时,李唐坐拥关中龙兴之地,兼有巴蜀之富足,还有河东诸郡,可出苇泽关(即娘子关,此关因李渊女儿平阳公主李采玉曾驻扎在此关,后人才改称为娘子关。),可出潼关,更可从巴蜀乘江而下,天下恐怕就是他的了。”杨公卿沉吟。</p>

“那么,伯父,降唐?”杨叙问道。</p>

“不,李唐虽然有着诸多优势,可是仍有隐患。如果这些隐患不除,还是很难。”杨公卿皱眉,此时他的思路也渐渐清晰起来,“蒲坂尚有隋将尧君素,他就像插在关中和河东各郡之中的一根刺,虽然如今尧君素的力量尚显薄弱,可是只要有人和他相互呼应,依此地的重要性,或攻关中,或下河东,均是不难。”</p>

“更何况,李唐的北部,还有梁师都、刘武周、李轨,这些人都得到突厥人的支持,只要突厥人一声令下,就会即刻挥师南下,攻打李唐。若是三路并进,李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会被扒下一层皮来!”</p>

“可是,伯父,我听说李唐起兵之初,也曾投靠突厥,换得了他们的支持。这才能打进关中,取得了长安。”杨叙疑惑的问道。</p>

“不错,李唐起兵之初,的确得到了突厥的帮助,可是突厥蛮夷,不过是想乘着大隋大乱,抢夺金银珠宝,得到一些好处罢了。他们根本不屑得到土地。只要大隋越乱,他得到的利益就越多,如果李唐,取得天下,势必也是突厥人不想看到的。”杨公卿踱上几步,他的心中也是有些乱了,到处改投奔谁呢?王世充是可以放弃了。至于李唐和杨浩,各有优势。正如他前面所言,李唐有地利,而杨浩因为他大隋亲王的身份,可以收拢那些忠于大隋的人士,只要他励精图治,未必没有机会。</p>

他正想着,这时,一个小卒在外喊道:“大帅,魏王派人前来。”</p>

“哦?”杨公卿想了一想,道:“唤他进来。”</p>

稍后,历山飞手下心腹进来,道:“杨大王,魏王请大王明日往城中一叙。”</p>

“哦?你们大王可曾说了有什么事吗?”杨公卿装着很随意的问道。</p>

“魏王说了,要与大王商量一下粮草的事情。”那人道。</p>

“唔,我知道了,你且回去,告诉你们家将军,我明日定然前往一叙!”杨公卿道。</p>

那人应声下去。</p>

回过头来,杨公卿的心中似乎已经下了决定,道:“叙儿,你立刻挑选好马,赶往官军大营,就说我愿降!”</p>

“伯父,你……”杨叙吃惊的道。</p>

“来不及了,先度过眼前这关吧,日后的事,也只能日后再说了!”杨公卿摇了摇头。</p>

“伯父,如今事情还没有到达这个地步,不如在歇息几日再看看。如今恒山郡井陉关为李唐占据,不如投奔李唐?”刚才杨公卿的一番话语,让杨叙感到,还是投奔李唐好些。</p>

“来不及了!”杨公卿摇摇头,道:“历山飞狼子野心,明着让我进城议事,暗地里,恐怕是想要了我的老命啊!”</p>

“伯父,这……”杨叙大惊。</p>

“还看不明白么。他早先说几日就到,如今却说与我商议粮草一事,哼!说的好听,我看他就是想要吞并我这两万兄弟!”杨公卿冷哼一声,他何等人也,早就看出了宋金刚的想法,可是毕竟有个历山飞压着,宋金刚不会轻易动手,如今,历山飞亲自邀请他,多半是没有好意的。他想着,抬起头,看着杨叙,道:“你挑选上几匹好马。一定要在明日早晨之前赶回来。”这样,才多一些时间准备。</p>

“是,伯父,侄儿定当不辱使命!”杨叙朗声,走出大帐。(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