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九锡(2 / 2)

加入书签

寒冷的大殿,让杨侗有些颤抖,这个十五岁的孩子,鼓足了勇气,对气势逼人的段达道:“郑公不久前平定李密,已经擢升为太尉,近来并无特殊功勋,等天下稍微平定之后,再议此事也为时不晚。”</p>

段达站在那里,看着在初春的天气里,颤抖的杨侗,忽然笑了,对于一个大权旁落的小皇帝,还有什么值得废话的呢?所以他直截了当,只说了四个字:“太尉想要!”</p>

昏暗的大殿,小皇帝杨侗的身子猛地抖了一抖,他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段达,动了动嘴唇,想要说些什么,可是良久,他最终什么也没有说,低下头,吐出了无力的两个字:“随你!”</p>

三月十一日,正是杨浩与众人在清河议事的时候,段达在朝会上宣布:遵奉天子诏命,拜王世充为相国,假黄钺(使用天子专擅诛杀的铜斧),总百揆,加九锡,进爵为郑王,允许郑国设立丞相以及各种文武官吏……</p>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年,隋文帝夺取北周,还有李渊在长安,不都是这样的一套把戏吗?</p>

颁布诏书的时候,小皇帝瘦小的身躯始终蜷缩在宽大的御榻上一动不动,等到王世充的欢庆结束,他这才失神落魄的走回了寝宫。</p>

一个身影缓缓的站了出来,身形消瘦,正是他的母亲小刘良娣。</p>

“母亲!”杨侗奔上两步,眼中流出热泪。</p>

“孩子!”小刘良娣紧紧的抱住他,可是又能怎样?江山神器不在,孤儿寡母,只能让人欺辱吗?</p>

“先帝千辛万苦,方才创下这番基业,岂能在我手上断送?”杨侗痛哭不止。</p>

小刘良娣忽然止住泪水,道:“侗儿,你叔叔不是在河北,不如,不如请他。”</p>

杨侗擦了擦泪水,脸上勉强挤出笑容,道:“娘,这孩儿倒是未曾想到。可是河北路程遥远,恐怕叔叔力有未逮啊!”</p>

小刘良娣想了一想,道:“如今情形,是不能在糟糕了,不如姑且一试,总胜过任人宰割。”</p>

“可是,忠臣何在?”杨侗的眉毛紧紧皱着,这种情况下,他是在是不敢将生死交付给他人。</p>

“皇上,司农主簿程大人求见。”一个小太监道。</p>

“这个时候,他会有什么事呢?”杨侗心中狐疑,想了半响,这才道:“宣!”</p>

不一会,在小太监的带领下,那人上前,施礼过后,却是不语,只是拿眼去瞧小太监。</p>

“你先下去吧!”杨侗挥手,看着小太监下去,这才看着那人,道:“你有什么事?”他的声音冷冷的,充满了无助无奈,还有愤怒。</p>

那人嘿嘿一笑,也不说话,取出一封书信,递了上来。</p>

杨侗疑惑的看着他,接过书信,上面的火漆已经被拆掉,他取出信纸,只见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不觉心中疑惑,道:“这是什么?”</p>

那人一笑,道:“皇上,你让下面看。”</p>

杨侗闻言一看,顿时眼睛圆瞪,迅速的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那人。(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