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秋日(一)(2 / 2)

加入书签

离开苇泽关有两条路,一是南下上党,二是东出井陉关。</p>

众人商议之后,认为南下上党才是上策,毕竟,如果东出井陉关的话,李唐在河北只有恒山郡一地,若是隋军来攻,还能往哪里去?还不如南下上党,若是战事不济,还可以奔回长安。</p>

李安虽然心有不甘,可是他也明白,这个时候,是该撤退了,不然等到刘武周一来,不需要费什么劲,只要守住苇泽关的出口,几日之内,苇泽关就会陷入粮食危机,届时,这座雄关就不攻自破!</p>

最后的决定,是李安撤出苇泽关,南下上党。</p>

在李元吉奔逃长安十日之后,苇泽关守将李安放弃苇泽关,带兵南下。</p>

为许多人不知的是,在唐军撤离苇泽关之后,有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偷偷的混进了苇泽关,随后,顺着羊肠小道,往井陉关而去。</p>

两日之后,定杨军占据了苇泽关。</p>

洛阳。</p>

看着案几上的军文,王世充不由冷哼了一声。</p>

徐元朗、王薄这两个人,算什么东西?草寇而已,若不是前番因为有事在身,岂会同你这两个草寇交往?如今,居然敢威胁朕?</p>

看着王世充一脸的怒容,段达上前,道:“陛下,徐元朗、王薄不过只是两个鼠目寸光的草寇而已,陛下何必与他们动怒?”</p>

王世充哈哈一笑,站起身来,道:“段司徒,依你之见,又当如何呢?”</p>

段达嘿嘿一笑,道:“如今陛下尽有河南之地,声威大震。四方莫不争相来附,放眼天下,只有两人与可以陛下匹敌。”</p>

王世充点点头,虽然他趁着李唐在河东与刘武周纠缠之际,攻下了李唐在中原的地盘,使得原先洛阳处于敌人包围的状态有所改变,他王世充虽然是踌躇满志,可是他清楚,至少还有两个人,是他最大的敌人。</p>

一是李唐,关中的地势得天独厚,虽然在河东遭到挫折,可是王世充认为,李唐的后劲很足,就像当初,浅水原一战,李唐虽然失利,可是最终还是挽回了败局,击败了西秦军,从而获得了陇西的精骑,实力大涨。所以,河东这一战,结果还不好说。</p>

其二,则是河北新称帝的杨浩,此人是隋室的宗室,在长安、洛阳两个小朝廷已经覆灭的时候,河北就成了忠于隋室的残余势力效忠的对象,那些人唯他马首是瞻。年初的时候,王世充曾经派人前去游说徐元朗、王薄等人,给予他们钱财,让这两个人去攻击河北。行那驱虎吞狼之策,可是,徐、王两人居然领兵不前,随后被打的大败,寸功微有,如今却来信勒索王世充,说什么若不拿出钱财,就要投效河北,共击大郑!</p>

这是王世充不能容忍的。</p>

“陛下!”看见王世充沉思,段达再度笑道:“前番,河北虽然打败了罗艺,可是据说也损失不小,微臣认为,在这个时候,不妨拿出一些钱财,让徐元朗和王薄去打河北。他们之中,不管谁胜谁败,势必是两败俱伤,届时,陛下再领精兵北上河北,一鼓作气,消灭河北。那个时候,天下就在陛下的掌中了。”</p>

王世充踱了几步,显然是心中有些不甘,作为大郑至高无上的皇帝,他怎么会向两个草寇妥协呢?脸色变了又变,终于,王世充猛地一拍案几,喝道:“段司徒,就如你所言,速速令人赶往鲁郡!”</p>

“臣遵旨!”段达躬身,就要退下。</p>

“慢!”王世充忽地叫住了他,想了一想,王世充道:“上次,朕却是食言了,恐怕徐元朗他们并不相信,或是诈取钱财。这次,朕亲自领兵,兵出河北!”</p>

段达愣了一愣,劝道:“陛下,你这是……”</p>

“哼,朕倒是想知道,三路夹攻之下,河北能有几成胜算?!”王世充重重一哼,脸上,露出浓浓的杀意!(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