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苇泽关(上)(2 / 2)

加入书签

“好嘞!”嘶哑汉子道。随后,脚步声响起,渐渐的,水帘洞里只余下了轰隆隆的水声。</p>

良久,秦叔宝终于动了动身躯,在哪里埋伏了片刻,他终于听到了这个消息,转了转脖子,他快步走向水帘洞洞口,透过密密麻麻的水帘,他已经看不见那两个人了。身后,脚步声响起,是几名士卒的脚步声。</p>

秦叔宝的目光,凝视着水帘,眼中露出了笑意,想不到,唐军也在这个时候,攻打苇泽关啊。虽然秦叔宝并不知道,这支唐军从哪里出来的,可是,这对隋军的确是好消息。隋、唐两军分别从东、西两面攻打苇泽关,定杨军的张万岁定然是焦头烂额吧。</p>

不过,秦叔宝并不会先去攻打,而是先等唐军动手,吸引了定杨军的注意力之后,再去取关,当然,在攻取苇泽关之后,还要抵挡住唐军的进攻。</p>

想了一想,秦叔宝叫过一名士兵,让他快速的赶往井陉关。</p>

苇泽关内。</p>

张万岁的心绪稍安。</p>

斥候来报,东面并没有什么异动,这才让他稍稍的安心。</p>

一开始,他最担心的,就是遭到敌人的两面进攻,这样的话,苇泽关虽然是城墙高大,可是在苇泽关内的定杨军只有一千人。这一千人本来是用来防住关东的隋军的,如果只是一面的敌人,那么这一千人,以苇泽关的雄峻,无疑是足够了。可是若是两面受敌,难免就会兵力不足了,这正是张万岁担心的问题!</p>

如今,消息确凿,东面并没有发现隋军,他张万岁就能腾出手来,全力的防备在西关的唐军,至于东关,只要派出少量的士兵,巡逻就足够了!</p>

当然,一味的防守,并不能解决问题,所以,在得到唐军的消息之后,张万岁就派人向镇守在太原的刘武周求救了。使者,应该赶到太原了吧!张万岁站起身来,目光凝向西方。</p>

五月五日,巳时。</p>

这个时候,太阳已经毒辣辣得了,介休城下,宋金刚摆出了阵型,准备和唐军决一死战。</p>

自从从柏壁撤退以来,宋金刚接连败北,部众损失数万。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惨败啊!在这种情形下,宋金刚思虑良久,知道不能在逃了,再逃,恐怕,他到不了太原,手下的将士就所剩无几了!</p>

如果是这样,他宋金刚拿什么和唐军对决?终究还是失败的命运啊!所以,他决定再介休城下,拼死一搏!更何况,听说秦王李世民为了追击追击,只是带着轻骑,已经和大部队分开了,在这种情形下,他宋金刚拼死一搏,未必没有机会啊!</p>

只要这一战,杀死或是生擒了李世民,那么整个河东战场,形势就将改变了!唐军必败,而定杨军必胜!是的,必须胜!</p>

抱着这样的心思,宋金刚才决定在介休城下,西门处,背靠城墙列阵,南北长七里。准备与唐军拼个你死我活。事先,宋金刚做了一番动员,激励士气。士卒们都知道,此仗只许胜不许败,否则,就会像前几日一番,被唐军追杀。</p>

这样的日子,定杨军的士卒已经不想再过了,终日惶惶恐恐,为逃命而奔波,真是提心吊胆。</p>

从汾河吹来的劲风,带着河水的湿润,刮的旗子猎猎作响,吹在士兵的脸上,带来一丝酥麻的感觉。</p>

李世民早就得到了消息,在他的生命中,自有一种自强不息的活力。虽然大部队尚未赶到,可是他仍在下令,在介休城西,列开了阵势,离定杨军约有四五里的样子。</p>

李世民让刘弘基率军攻击定杨军的北端,让翟长孙、秦武通等攻其南端。随后,他让大将殷开山率领军队中路突进,冲击定杨军的本阵。计划是完美的,可是李世民一开始显然有些低估了定杨军的战斗力。</p>

定杨军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可以说已经没有退路了,所以,这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士气很是高昂,唐军两翼在刘弘基、翟长孙、秦武通等人的率领下,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在定杨军的殊死抵抗下,无法突破定杨军地战阵,战局胶着,让李世民准备先冲垮定杨军两翼的作战计划破灭。</p>

同时,中路大将殷开山,遇见了宋金刚亲帅的定杨军,两军交锋数次,殷开山虽然英勇,可是宋金刚更是一员猛将。宋金刚为了一战定乾坤,他率领的这支队伍,正是定杨军中精锐的精锐,个个以一当十,加之目前的情况,这支队伍士气更是高涨,在宋金刚的带领下,不仅稳住了阵脚,抵御了唐军大将殷开山的冲击,反而极度的反击,将殷开山逼退。</p>

久攻不下,唐军的阵脚出现了松动。宋金刚人在战场上,非常敏锐的看出了唐军的退却。这个时候,正是追击的良机啊,只要一鼓作气,将唐军大败,那么,他宋金刚就取得了绝地反击的胜利!</p>

更何况,两里外,唐军高悬的帅旗,上面那个大大的“李”字,也是对宋金刚无限的诱惑啊!</p>

所以,宋金刚毫不犹豫的带兵冲杀,想要冲上那个山坡,一举斩杀李世民!</p>

“杀!”宋金刚当先大喝,他手中的横刀已经不知道斩杀了多少颗人头,身上已经全是血了。果然,唐军抵挡不住宋金刚的攻势,向李世民的帅旗所在退去,就连刚才还在嚣张的殷开山也是流着大汗,向后退却。</p>

宋金刚不由大笑了起来,胜利或许就在眼前了!他的眼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手上,血管鼓起。他的笑声随着湿润的东南风远远的飘开了去。</p>

可是忽然,宋金刚的笑声戈然而止。</p>

身后,突然之间,阵型已经变得大乱!因为宋金刚的追击,他的这支部队已经和大部队割裂开来,他,实在是太过于兴奋了。</p>

宋金刚更没有想到的是,李世民并没有呆在帅旗之下,而是率领精锐骑兵埋伏在战场地一侧,当宋金刚因为一心要取李世民的头颅,而率领这支定杨军孤军深入的时候,李世民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p>

所以,他当机立断,立刻带领着精锐骑兵,猛烈的冲击宋金刚的后阵。铁蹄如风,这支生力军的加入,顿时将宋金刚打了个措手不及。后阵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敌人杀来,只是一瞬间,就有数十名定杨军死在唐军的刀下,就连李世民也斩杀了四五人。</p>

面对李世民亲自率领的唐军冲击,定杨军只能溃散而逃,根本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防御。</p>

“大势已去!”宋金刚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从战马上跌下。真是不甘心啊,居然这样失败!</p>

是役,宋金刚因轻出而遭到李世民的冲杀,大败,只得率领少量轻骑逃走。余部寻相见势不妙,带着残兵困守介休城,定杨军此役被斩首三千余人。随后,李世民令部将围困介休城,而自己则率领士卒,继续追击宋金刚。</p>

此时,介休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对于这样的孤城,李世民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只需要派人前去劝降,想必寻相就会投降了。</p>

尉迟敬德和寻相虽然带着残部守在永安和介休,但是连日来的数十场败仗已经让定杨军的士气近乎瓦解,所以当唐军刘弘基前来劝降的时候,两人毫不犹豫的投降了。</p>

而此时,李世民率领前锋精骑狂奔几十里之后,赶到了张难堡。</p>

当时,并州以南,晋州(今山西临汾市)以北的城池全部沦陷,只有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仍然坚守西河孤城和这座张难堡。当李世民率部来到堡前,摘下头盔时,让城头上的唐军将领辨认,唐军将领樊伯通及其左右大喜,雀跃不已,高声呼喊,顿时喜极而泣。</p>

樊伯通想打开城门让李世民入城歇息。李世民尽管已经疲倦了,可是他知道兵贵神速的道理,千万不能让宋金刚喘过气来,所以他决定乘胜追击。当然,这个时候,李世民和麾下的士卒已经饥肠辘辘,樊伯通命人呈上浊酒和糙米饭,并随后喂养了唐军的战马,李世民匆匆用过膳食,带上一些干粮,往北面疾驰而去。(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