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暗涌(三)(2 / 2)

加入书签

果然其然,在黄昏时分,秦叔宝就在大营中,接见了前来投降的张达。</p>

当然,这对于张达也是无奈之举。当初,齐王李元吉为了清除异己,同时为了抢夺张达的美貌妻子,让张达率领本部人马前去迎战定杨军,并许诺若是得胜,就将他的妻子奉还。当时张达还以为定杨军不过是一些斥候而已。可是当他发现定杨军人多势众,而且齐王李元吉给自己的不过是一群老弱病残的唐军之后,张达就明白了齐王李元吉的阴谋,不过是想要借刀杀人,从而霸占自己的妻子啊!在这种情况下,张达愤而投敌,并引兵攻陷了榆次。</p>

从哪个时候起,张达就打着定杨军的旗号,镇守在榆次。</p>

当宋金刚兵败的消息传来,他也不由变色。可是他毕竟不同于刘武周。刘武周的基业在马邑郡。面对宋金刚的失败,刘武周可以迅速的逃离太原,没有丝毫的顾虑。可是他张达却不行。毕竟,太原可是他的家啊。只是,当初他可是叛唐,投效了定杨军,唐军会饶了自己吗?更何况,和齐王是有仇的啊。就算这次唐军的统帅秦王李世民允许自己投降,可是日后,那齐王难免会使出什么坏招数。他是皇上的儿子,势力庞大,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车骑将军,还不是任由宰割,白白赔上一条命罢了!</p>

所以张达很是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有士兵报告,说是城下,来了一支军队。最初的时候,张达想到了唐军。因为如果是宋王的话,他没有理由不进城,而是在城外驻扎。正在他惊魂未定的时候,秦叔宝派出的使者到了,他这才明白,这支军队居然是隋军的。而且,很显然,隋军需要自己的帮助。使者还没有多说话,张达就表示,愿意为隋军效力!毕竟,比起再次投降唐军,至少是性命无虞,不用担心齐王李元吉的报复。</p>

隋军大营内,秦叔宝接受了张达的效忠。立功心切的张达立刻表示,愿意前去太原郡劝降。张达知道,刘武周逃走的时候,留下了定杨朝廷的仆射杨伏念等人留守城池。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杨伏念会不会坚守城池,那是另一说了。</p>

秦叔宝默许了张达的忠心,既然能够兵不血刃的取得太原,何必牺牲将士们呢?至于,王琮的那封书信,就交给他吧,秦叔宝相信,这个时候,张达是玩不出什么花样的。</p>

渔阳郡。</p>

高开道一脸的沉默。此刻他的心中正在盘算着,王伏宝终究是不是中了自己的计?</p>

本来,他派出使者诈降,就是想要利用谢稜,假装投效王伏宝,从而在王伏宝不备的时候,击败他,可是,他没有料到,王伏宝却是让使者回去告诉谢稜,在两军交战之际,谢稜再突然杀出,配合王伏宝,两面夹攻,击败自己。</p>

王伏宝的这番话,让高开道有些不太确定,王伏宝是否看出了这诈降之计?</p>

这就是他自从使者回来了之后,至今尚未作出任何动作的原因。</p>

“大王,末将有一计,不知大王意下如何?”说话的是张金树,他自投效了高开道之后,被高开道引为心腹。对于张金树来说,他也恨杨浩入骨啊!</p>

当初,他的兄弟张金称在河北势力极大,可以说,在窦建德还在高士达的手下的时候,张金称已经在河北被人称为河北第一巨贼了。当然,这种称呼在张金树看来,不过是官府以及那些世家大族对家兄的污蔑罢了。在河北民变军的心中,张金称就是一面旗帜,受到其他民变军的敬仰,当然,也有嫉妒。</p>

张金称被杨浩所灭之时,张金树颇为狡猾的逃窜了,他改换行装,将满脸的胡须剃掉,还杀死了一个颇为有钱的人家的公子,夺了他的衣物,这才大摇大摆的逃了出去。那时候,杨浩捉拿张金称心切,将他漏掉了。</p>

张金树一路直奔平原郡,投奔了占据豆子航的格谦,原本指望利用格谦的势力,为家兄报仇。可惜不久之后,杨义臣的大军杀到。那杨义臣一代名将,格谦初战不利,退守豆子航,却被杨义臣设计,将其斩杀,于是余部解散,纷纷逃命。有的人投奔了窦建德,有的人选择了郝孝德,更有人逃亡山东,投奔了王薄等山东群豪。</p>

那时,张金树就跟随了高开道。在他看来,高开道这人,出身虽然卑微,乃是一个盐户。可是此人为人残暴,颇为阴险。在乱世中,这种人,只要一旦有机会,至少也是一方诸侯。所以,张金树慧眼识枭雄,不离不弃的跟随在高开道的身边。就是想要辅助高开道,为家兄报仇。当然,更重要的是博得一世富贵。</p>

高开道夺取渔阳郡,消灭高昙晟,这几件事情,张金树居功至伟,高开道的不少良计,都出自张金树。可惜啊!这样的一个人,却不能为张金称所用,却被一再的打压,就是因为张金称生怕自己的弟弟在军中的声望超过了自己。</p>

当初,张金称杀死了孙安祖,就是民变军内部的火拼。各地的民变军虽然事业未成,可是勾心斗角的事情并不少。从哪以后,张金称就对手下的将士颇为防备,就算是自己的弟弟也不例外。生怕他们的威望在军中超过了自己,功高震主。</p>

此刻,高开道听了张金树的话,不由点头问道:“金树,有何良策,还请速速道来!”他高开道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不同于以往的张金称、格谦等人,就是和他善于纳谏有关。</p>

张金树凑上前去,道:“大王,虽然王伏宝没有中计,可是依末将来看,王伏宝定然不知道谢稜是诈降。”</p>

“哦?”高开道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何?”</p>

张金树嘿嘿一笑,道:“大王,那王伏宝本是窦建德帐下大将,英勇善战,多有建树。可是王伏宝毕竟只是一员猛将而已,手下更没有智谋之士,如何能识得这诈降之计?”</p>

高开道不由点点头,显然对张金称的分析颇为中意。为了要造反,他可是将涿郡内外都打听的仔细。</p>

张金树续道:“那王伏宝投效隋帝,不过是因为窦建德身死,武安公主也因情而投降了杨浩,形势所迫罢了,并不见得有真心。更何况,从那之后,隋帝南征北讨,王伏宝均被闲置在家。如今隋军派兵再度南征,同时,更是引大军准备夺取河东。如今河北之空虚,前所未有。”</p>

高开道有些疑惑的问道:“你是说,王伏宝也有反意?”</p>

张金树摇头,道:“王伏宝因为窦红线的关系,未必有反意,可是心中不忿,却是难免的。”顿了一顿,张金树续道:“大王,涿郡苦寒,比起河北之富,自然是不可相比。依末将看,那隋帝让王伏宝镇守涿郡,名为替大隋镇守边疆,可是暗地里,却是对他的打压啊!”</p>

高开道听了,不由点点头,他想起了徐茂公,当初,也是因为他是翟让一系的,所以才被李密派去镇守黎阳仓。这两者,太相似了!看来,王伏宝也和徐茂公一样,表面上,他们都挂着一个不小的头衔,可实际上,却是将他排挤出政治权利的中心啊!他不得不承认,张金树的分析,很有理。</p>

想到此,高开道转过头,一双鹰目看着张金树,道:“张将军,不必绕圈了,你有何良策,速速说来!”</p>

“是!”张金树嘿嘿一笑,随即说了出来。</p>

他适才的分析,不过是想说明,王伏宝这个人,镇守涿郡,未必就那么用心,更何况,他只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所以,王伏宝定然没有识破这项计谋,他让谢稜等待时机,只不过是的确想要打败高开道而已。</p>

和原来的计划没有多大的差别,张金树认为,既然王伏宝不上当,那就自动让他上当。按照张金树的计划,谢稜需要马上带兵向涿郡赶去,至于大王,则在后紧紧的追赶,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高开道同谢稜已经翻脸,势必要杀掉此人。同时,谢稜派人告诉王伏宝,因为他暗中勾结隋军的事情已经被高开道识破,目前遭到高开道的追杀,请王伏宝带兵前来救援!这种情况下,王伏宝应该会带兵前来支援。</p>

只要王伏宝带兵赶来救援,那个时候,谢稜就引兵突击王伏宝,在王伏宝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隋军还有什么可怕的呢?然后,高开道再在要道设伏,一举抓获王伏宝,如此,涿郡不难平定!</p>

虽然同原来的计划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可是这样一来,就化被动为主动了。高开道对这个计划很是满意。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随后,谢稜被召了过来,高开道向他说明了这一计策,随后,谢稜领命而去。</p>

夺取涿郡,势在必行啊!高开手轻轻的捋着胡须,脸上露出了笑容,想来这个计谋,王伏宝一定会中计!(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